香港公營房屋討論區
主頁 » 休閒天地 » 康樂園 » 閱讀 » 物資以外:下一里路
頁尾 帖尾 顯示所有留言 搜索某用戶之留言 回帖 在本分區發新帖 搜索本分區 搜索

物資以外:下一里路
十二月的晚上,深水埗通州街玉石市場一帶十分熱鬧,不同的團體與組織也專誠遠道來探訪露宿的無家者,高峰期同一個探訪點更有至少三個不同的群體來探訪。眾人透過不同的方式為無家者齊唱出平安夜真正的喜樂與平安。

早在九十年代,基督教關懷無家者協會(簡稱協會)舉辦「夜宿人艱」,鼓勵弟兄姊妹親身體會露宿者的辛酸與需要。事隔多年,更有林牧師每星期與露宿者一同夜宿。他的行動除了成為露宿者的守望外,更持續地向教會作出先知性的呼聲──「來看顧貧困人吧」!此呼喊對信徒實在擲地有聲,挑戰著香港教會安舒型的事工模式。筆者從事無家者的臨時宿舍工作,亦常與教會或學校群體合作,設計關懷體驗的活動,近年發現「到天橋底探訪、露宿體驗、平等分享物資」已成了某部份信徒或熱心市民的「關愛方程式」,前往參與人數估計是歷來最多的。我們為此感恩,因生命的接觸往往能奠下無家者與探訪者生命改變的基礎,而筆者更嘗試整合多年服事之觀察與挑戰,與教會及讀者探索下一里程的可能性。

參考學者埃弗雷特羅傑斯(E.M.Rogers,1995)提出的創新傳佈理論(diffusion of innovation),任何一個新觀念在進入社會網絡的過程中,推出時通常採用者不多,隨時間過去採用人數才逐漸增多,等到社會體系大部份成員接受此新觀念之後,它會逐漸會為某些特定族群成員所了解與採用的做法。當香港信仰群體要思考「回應無家者的需要」,我們能否捉緊時機從普遍初期採納者(early adopter)的單向層面(例如物質需要、關愛層面)進入「成長期」的思維模式?教會必須重新確立以下幾個的關鍵因素:
一、讓教會看到憐憫貧窮事工的優勢
教會若開始以行動回應地區貧窮人和無家者的需要,信徒可能會出現一種幾近恐懼的謹慎:「接待無家者會否對教會帶有潛在風險?」、「憐憫事工的果效難作評估而影響可行性?」然而,耶穌對無家者的看法跟祂對那位失明人士的看法是一致的:「要在他身上顯出上帝的作為來。」(約九1)
屬世的工商管理原則並不適用於神的工作裡,何況它也沒有改變人的能力;反而堅信上帝能夠在無家者身上顯出祂的作為,這就是我們屬靈眼光看到的優勢!因這是站對在神的立場:讓生活在困苦中的人能經歷神國度裡的自由、被奪去的盼望能重燃、被破損的形象能重塑!「憐憫貧窮的,就是借給耶和華;他的善行,耶和華必償還。」 (箴十九17),「償還」的原文出於shalam,即意味耶和華應許祂必會完成!
若要數算協會多年來累積的服事片段,最令人振奮的就是許多無家者的生命經歷翻天覆地的改變,並且起來服事別人,成為平實而閃爍的見證!


教會近年會把物資收集再轉贈予基層街坊。相片來源:「Peace Box 祝福大行動」


義工團隊陪伴無家者能夠起來以導賞員身份服侍社區,是最有影響力的見證!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二、讓教會發揮屬靈的影響力
無家者的服事如要更具影響力,弟兄姊妹必然會離開慈惠物資派發的起始點,進入一段生命摸索的過程:因為無家者不只天橋底下的少數,在關無接觸對象中至少可簡單分類為七類,每一類也有不同的切入點與跟進策略。

社會服務能夠做的常有限制,但教會卻可對無家者的生命作出屬靈的影響力,筆者就以年輕與中年的無家者需要為例,說明教會如何能成為無家者的祝福。

新一代年輕的無家者,因年幼成長中家庭背景複雜,未待成年往往已脫離了家庭遮蓋;他們大多數有工作能力,但卻不足夠帶來合適安定的住處,同時成長過程中亦缺乏發展自我與潛能的機會,無家狀態是他們在多次作錯決定下的結果。年輕的無家者十分需要一位在職場上的屬靈父親,讓他們經歷被管教與激勵,透過信徒的見證讓無家者體會天父不離棄的愛(詩廿七10)。筆者特別欣賞一位牧者在聽過年輕無家者的需要後會便聘請他們於教會實習,做事是其次,生命的重塑更為可貴;亦有冷氣維修工程的老闆專門聘請年輕無家者作培訓,擴展他們的技能與生命素質。

中年的無家者人生閱歷豐富,有些可能曾是幾間公司的顧問,不少更是擁有高學歷或專業技能;可惜香港經濟體系由九十年代開始急速轉型,不少中年男士也在歷練中被淘汰,加上遇上家庭的爭執與經濟困難,他們最終「被迫」來求助。中年的無家者通常難於表達自己內裡的需要,傲氣的外表卻包裹著一個受傷無望的生命,不知自己該何去何從。筆者想起他們的故事很像舊約的雅各:雅各用盡一生的智慧經營家庭與事業,為自己與家人爭取所有。然而當雅各發現原來平生所爭取也都虛空時,他就經歷上帝親自祝福,改名叫以色列(創卅二28)。中年無家者的生命需要遇上帝的軍師,與他們定出生命各方面的新策略,把方向逆轉,得著祝福!


有地區教會會接待鄰近的無家者到教會食飯,如家人般做冬團年。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1查看名單


三、讓教會按真理繼續發揮創意
「教會關懷貧窮網絡」於二○○六年正式成立,倡議教會參與解決跨代貧窮與營運愛心糧倉來回應社區的需要。「教關」的出現確實連繫了不少教會成為盟友,更代表著可有一個更大規模幫助貧窮人的計劃!就協會所見,大部份地區也有無家者與惡劣居所的住屋問題,我們鼓勵地區教會網絡對社區作出回應,以逃城(民卅五11-12)的概念成為該區貧窮人的支援與培育發展。二○○九年開始關無實行試驗計劃,經由地政署借出物業單位,商人捐出裝修物料,嘗試與教會合辦市區中轉家,支援在舊樓被迫遷而緊急住房的人,更動員教會內的弟兄姊妹,為他們提供小組、活動、興趣班、功輔班等等,並在經濟上支持運作。協會則負責接收及篩選住客、物業管理及維修,並其他日常運作。計劃試驗至今已成為不少貧困家庭的祝福,也對參與教會內的弟兄姊妹產生連帶效應,引發不少小組團契或主日學共同探討基督信仰與貧窮人的關係。


義廚親自教授基層街坊有營養而經濟的菜式,落地的支持他們應付百物騰貴的生活。

總結
我們要小心當會友成為教會這組織的既得利益者時,一切信仰實踐也先得考慮會否損害自己的利益來消費,那道成肉身的救贖主如何藉著我們在社會中彰顯出來?一直以來,協會見證著不少在職的弟兄姊妹流夜來服事無家者,他們放下專業的身份,在操持家庭的困難中也堅持同行,成為不少教會群體的先鋒代表,身體力行傳遞著把服事無家者的異象傳遞;關無亦透過年度性的義工訓練課程,來結集更多擁有不同恩賜和網絡的群體,以創新元素服事無家者朋友。歡迎更多弟兄姊妹與無家者同行,但願耶穌的教會與貧窮人齊尊父的名為聖,願父的旨意透個教會徹底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阿們。


讓基層街坊體會家人般的被接納與關愛,我們相信教會可以!

Rogers, E. (1995). 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4th ed.). New York, NY: The Free Press.
黃洪,二○一二。《關懷露宿者 2000 計劃:深宵露宿者質性研究》。樂施會,二○一二。
文章於2014年1月22日刊登於時代論壇,現再作了少部份修改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1查看名單


新生開始,往下一個目標進發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普天同慶 救主降生 街友早重生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頁首 帖首 在本分區發新帖 曾訪分區
重要提示:為免用戶蒙受損失及為公平起見, 一律嚴禁透露商戶或裝修師傅資料, 違者會被警告, 嚴重者將被禁言甚至禁訪本討論區, 敬請合作。 (詳情) (用戶守則)
抱歉! 你無權回帖。
如果你已建立帳戶但未登入, 請按此登入
你未建立帳戶? 請按此建立帳戶。(完全免費)
建立帳戶後請按此重載本頁

請按此瀏覽"重點帖子"! X
分區表  登記 登錄 頁首 回帖 搜索 頁尾 在本分區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