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04
[url=]
[/url] [url=]
[/url]
播道兒童之家院長羅美珍期望藉由有心人以慈善方式捐出單位的青年家舍外展計劃,提供月租約2,000元的住屋予無家青年居住,讓服務擴展到院舍以外。
社會房屋共享計劃及貨櫃屋邨早前引起不少討論,其實住屋問題同樣困擾一些在兒童之家長大的青少年,因當他們年滿18歲,便不能再居於院舍。播道兒童之家早前開展的第二人生助跑計劃,目的正是為這群無家青少年提供住屋,讓他們可在人生路上再發力。
播道兒童之家院長羅美珍指出,這群無家青年,大多是叻仔叻女,都懂得思考及籌劃自己的前途。「只要能夠扶他們一把,他們是可以向上流,成為社會的棟樑。曾有一位自小住在家舍的男孩,18歲後被迫離開家舍,但回到家卻不斷與母親發生衝突,最後經社工安排參與青年家舍外展計劃,現時於港鐵任職軌道維修;也有一位經常被父親惡打,甚至曾入院,經社工輔導並安排申請家舍,現時在工程公司任職,亦正修讀工程學位。」
她稱,青年家舍外展計劃是採用以慈善方式捐出的單位,經由播道兒童之家管理及出租,或經協調租借家中房間給有需要的青年人。早前播道兒童之家的一項研究顯示,無家青年最感困擾的便是住屋問題,因為他們的收入僅可餬口,難以應付高昂租金,加上缺乏學歷及資源進修,對未來發展更是不敢抱有期望。
市場宿位有限
羅美珍指,「按現時估算,因家庭問題,如與家人關係惡劣、家人長期患病、父母離異等因素未能有安穩居所,而有需要入住青年院舍的年輕人大約有7,000人,但青年宿位卻很有限。藉着青年家舍外展計劃,在入宿期間,可扶助這些年輕人面對生活事務、過渡升學、住宿和就業困難。」
她強調,計劃亦包括獎助學金和專業培訓基金、實習和就業合作、職場師友計劃及生命師傅計劃等,讓服務可擴展到院舍以外,幫助青年獨立生活。
穩定生活非必然
90後Laura父母婚姻破裂,爸爸另娶他人,要求她18歲後必須離家。18歲那年爸爸把她的東西扔出家門,她身上只有$200及隨身物品。「當時我只好到朋友家暫住,但我知道這不是屬於我的地方。」當時仍在上學的Laura找到餐廳工作,一邊上學一邊打工,沒時間、沒精神計劃自己的未來,只想着「明天如何度過」。其後得悉兒童之家有青年宿舍,便自薦申請,經面試後成功安排入住。有了安穩居所,在社工輔導下她逐漸找到自己的路向,朝護理行業發展,更入職牙醫助護。工作近兩年,今年9月入讀醫療及保健產品管理高級文憑課程,盼將來銜接護理學,成為一位護士。
撰文︰郭子臻
圖片︰受訪者提供
編輯:余敏
美術:梁政敏
播道兒童之家院長羅美珍
Laura 18歲時被迫離家,現重拾人生方向,朝護理行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