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營房屋討論區
主頁 » 休閒天地 » 康樂園 » 閱讀 » 經驗的發展歷程
頁尾 帖尾 顯示所有留言 搜索某用戶之留言 回帖 在本分區發新帖 搜索本分區 搜索

經驗的發展歷程

隨著時間從十指隙縫流轉消逝,我們無時無刻正在經歷各種感受,可能微風吹拂覺得舒爽,可能憤怒難抑對人咆嘯,可能趕著交作業緊張難耐…若你能閱讀到這篇文章,意味著你應該也可以用語言去思考各種經驗,將這些經驗以語言的方式呈現,然後用語言的方式去思考「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這樣的能力是發展出來的,試想嬰兒出生時的狀態,這個在經驗上完全空白的小傢伙從出生那時開始感受各種外在及內在的刺激,這些刺激對它來說僅僅只是感受,但它尚未能賦予這些經驗任何意義,由於沒有語言,它可以應對的方式是哭(或平靜地躺著或做些簡單的肢體動作),試圖著用這樣的方式去回應它所接受到的刺激。或者應該說,嬰兒正從很簡單、很反射的連結認識這個對它來說陌生的世界。
在大人的眼中看來,嬰兒肚子餓了哭泣,吃奶之後感到滿足、平靜,但是,嬰兒最初肚子餓的時候,能夠確切的知道這個不舒服的感受是肚子餓嗎? 吃完奶之後的平靜,它能知道「吃奶」與「感到舒服」這兩者之間有任何關連嗎? 初生之時,當然不見得有這樣的能力,然經驗感受確實存在,透過不斷地「重複」,嬰兒慢慢能學會事物與事物之間的關聯,這些線性的關聯成為它面對人事物的一種反應模式,開始形成他特有的性格、模樣。此時,經驗影響他的行為模式。在尚未發展出語言的時候,經驗的內容難以被思考、被運用,但是這些經驗仍會以行為模式在他身上留下痕跡。
在還沒能將之化為符號思考之前,經驗只是存在著、累積著,是一團渾屯無意義的知覺、身體感官的感受,這些感受雖未能被思考,但仍舊擁有足以影響我們的能力。經驗多了,我們會開始透過各項連結的學習發展出語言能力,經驗到的東西在一段時間之後可能會語言的方式重新被審視,以符號、有邏輯的方式思考所經驗之事的來龍去脈,思考其箇中原由。
不過,現在即便我們能夠順利的使用語言來思考,在某一些情況之下,我們也常常經驗到一些我們無以名之的感受,感覺很複雜,難以說清楚,也難以讓人清楚的思考這樣的狀況「究竟怎麼一回事」,這樣的渾屯狀態讓我們的思考固著在特定的感覺上,哭泣也好,持續的悲傷,或是以過去習慣的行為方式因應,就像回到原初的狀態,「我不知道我怎麼了」,以很原始的方式來回應我們所接受到的刺激。
在心理治療室中,精神分析透過自由聯想,其目標之一是讓我們重新去檢視這些經驗,檢視這個經驗與其他經驗之間的關聯,試著讓人可以順利的思考渾屯經驗背後的複雜感受,與其他的可能性,並非只是固著在無以名之的感受之上。有時候一個人很難好好的去想、去思考,但當你把這些經驗到的事件、感受告訴另一個人的時候,有機會去想到一些你過去未曾想過的可能性。

作者為恩主公醫院 臨床心理師吳俊昇

恩主公醫院精神科
u-01594-8  
揀樓次序: P058613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頁首 帖首 在本分區發新帖 曾訪分區
重要提示:為免用戶蒙受損失及為公平起見, 一律嚴禁透露商戶或裝修師傅資料, 違者會被警告, 嚴重者將被禁言甚至禁訪本討論區, 敬請合作。 (詳情) (用戶守則)
抱歉! 你無權回帖。
如果你已建立帳戶但未登入, 請按此登入
你未建立帳戶? 請按此建立帳戶。(完全免費)
建立帳戶後請按此重載本頁

公屋申請速報系統 X
分區表  登記 登錄 頁首 回帖 搜索 頁尾 在本分區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