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營房屋討論區
主頁 » 休閒天地 » 聊天室 » 長者族群 » 邁進「無退休時代」 日本人活到老做到老
頁尾 帖尾 顯示所有留言 搜索某用戶之留言 回帖 在本分區發新帖 搜索本分區 搜索 支持鍵盤翻頁

邁進「無退休時代」 日本人活到老做到老
  • 日本是全球人均壽命最長的國家,面對人口老化及少子化問題夾擊,日本社會及政府,甚至長者們這場銀髮海嘯中該要如何自處?年長人士能有健康活到老,做到老之餘,社會在良休金制度及推動年長人士就業,角色也是舉足輕重。
  • 《香港01》記者就着這個議題,跟日本早稻田大學老年學教授加瀬裕子深入了解。

和東京大部分上班族一樣,杉浦輝夫一早醒來,梳洗過後便趕去上班。他的工作是維修日式傳統趟門。一雙靈巧的手翻新門框,再小心翼翼貼上簇新的糊紙。不消三兩下工夫,原本殘破的趟門變得像新的一樣。說起來有點難以置信,眼前這位師傅原來已經87歲了。一把年紀還在做全職工作,辛酸嗎?不,對於老伯伯來說,工作是他的人生意義。

「工作有助我保持年輕,我認為不上班是很不應該的,而且留在家中『䟴䟴腳』也沒有意思。」杉浦輝夫說。過去20多年來,杉浦一星期有數天來到位於東京的長者中心上班,從未間斷。杉浦「退休」前是一名售貨員,在一個高級商場裏賣糖果。他一輩子都在工作,直到現在還未有真正退休的打算。


漫步東京街頭,不難發現無論是的士司機,還是商場保安都是銀髮一族。老人到了七、八十歲還在工作,成為了日本社會常態。(VCG圖片)

退休對於筆者來說何其遙遠,不過如果你問我理想的退休生活是怎樣,我這刻的答案是歸園田居或者環遊世界。不過在日本,許多人跟杉浦一樣老而不休,一直工作到離開人世那天。正因如此,日本老人到了七、八十歲還在工作,成為了社會常態。漫步東京街頭,不難發現的士司機、商場保安員、手信店收銀員、在公園裏掃走落葉的清潔工人,抑或在建築地盤揮動着熒光棒的疏導員,都是銀髮一族,有人甚至去做看護,照顧比自己年老的人。

人類壽命愈來愈長,把65歲以上界定為長者,也許已不合時宜。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的數據,2015年65歲以上人口當中,有兩成人即730萬人仍然持續工作,佔整體勞動人口的11.4%,當中一半人是自僱人士,其餘是打工仔,大多從事兼職或散工。

看到白髮蒼蒼的公公婆婆仍在努力賺錢,不少外國人或許會覺得心酸,在香港,如果你一把年紀還在工作,可能會說自己「辛苦命」,不過日本人卻有另一套看法,他們的文化語境中也在強調每一個人必須拼命工作,例如「工作狂」的日文是「仕事の鬼」,這個「鬼」(おに)跟中國文化的那個「鬼」有些不同,它是幽靈的一種,邪惡但擁有超強能力,因此日本人將熱愛工作的人說成「鬼」,某程度上帶有讚許的意味。


在不少日本人眼中,老而不休並不辛酸,因為只要身體狀況許可,每個人都應該一直工作下去。


 養老金不夠維生的「下流老人」

住在三重縣津市的川口節子今年65歲,每星期有三、四天都會到家附近一間看護中心做兼職,抹抹桌子、換床單、清理房間等,工作算不上操勞,工時也很短,由早上六時至九時。這段時間護理中心最缺人,有了川口幫忙,其他全職員工都輕鬆不少。站在川口的角度,這份兼職既可打發時間,又可賺點外快,更重要的是得到一份滿足感。原本是私家看護的川口,由於年紀漸長,身體無法承擔全職護理工作,因而選擇「半退休」,她說:「我的工作是要令看護中心的院友過得更舒適。當我感到被需要時,我會很快樂。」

長者不言老,用勞力換取一份尊嚴和存在感,當然是個勵志的故事,但並非每個人都純粹出於生活態度,部分是為了餬口。65歲的工藤女士(下圖)在東京一間老人院當看護,她打算一直工作至70歲才退休,她說:「不是人人都可以完全依靠養老金過活的。」



由於單靠養老金只能勉強度日,工藤女士打算一直工作至70歲才退休。(Getty Images)本帖最後由 folee0001 於 2017-07-25 17:30:55 編輯
u-01594-8  
揀樓次序: P058613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目前,日本年長人士的生活費主要來自三方面:養老金、個人儲蓄和勞動收入。但既然日本設有全民養老金制度,為什麼還有年長人士要為生活而奔波?

筆者就這個問題訪問了早稻田大學老年學教授加瀬裕子,她解釋日本的養老金制度主要由兩個部分組成。第一層是覆蓋最廣的國民年金。日本法例規定,所有年滿20歲的國民必須參與國民年金計劃,到了65歲便可領回一定金額。第二層是厚生年金,所有受僱於企業的正式員工都要強制參加,勞資雙方各付一半保費。至於自僱人士、非正式員工以及沒有工作的人,都不用參加厚生年金,因此退休後只可領取國民年金。加瀬教授說:「整個養老金制度都依賴勞動人口的生產力,可是現時近一半年輕僱員都是簽非正式短期合約,不用為厚生年金供款。隨着參保者少了,養老金和國民健康保險金都面臨危機。」

在這種制度下,沒有太多積蓄的年長人士,單靠國民年金和厚生年金也許能夠勉強度日,但身體欠佳的,在扣除醫療開支後已所剩無幾,唯有選擇打工養活自己。

日本作家藤田孝典在《續.下流老人》,分享了一個活生生的案例——78歲的酒井先生和其妻子在退休後一直靠積蓄過活,日子還過得去,怎料有一天妻子突然中風,從此左邊身麻痹,每個月的醫藥費成為重擔。眼見存款一天比一天少,酒井先生唯有外出打工,他說:「再這樣繼續下去,我們兩個一定完蛋……我不顧顏面,拼了命到處找工作,好不容易才找到早上送報紙的工作。」


對於身體欠佳但積蓄不多的長者來說,醫療開支成為了生活重擔,可能要繼續工作幫補家計。(VCG圖片)

勞動力不足 長者頓成社會新血

無論是為理想還是為生計,不少年長人士都希望活到老、做到老,那麼老闆們又怎樣想?事實上,日本不少企業都希望留住年長員工,因為隨着少子化情況愈來愈嚴重,想請人亦非易事。

在日本工業心臟地帶愛知縣,專門生產汽車工業用機器的西島株式會社,逾兩成員工已年過60,最年長的更加有82歲。公司負責人說:「經驗豐富的員工這麼早就要退休,實在是一種浪費。只要他們願意工作,就應該繼續做下去。」

跟不少發展國家一樣,日本正面對人口老化的問題,2016年65歲或以上人士佔總人口的27%。換言之,每四個日本人就有一個是長者。目前日本人的預期壽命是83.7歲,冠絕全球,可是出生率持續偏低,勞動人口短缺問題為43年來最嚴峻。儘管近年到日本工作的外國人數屢創新高,但遠遠不足以填補這缺口。

為了緩解問題,日本政府想出一個方法:透過延遲法定退休年齡,釋放銀髮勞動力。2013年,安倍政府修訂了《老年人就業穩定法》,將原本定於60歲的法定退休年齡逐步推遲,目標是在2025年提高至65歲,即是說,只要員工有工作意願,企業便有義務繼續僱用他們。



2025年,日本的法定退休年齡將會推遲至65歲,這有助紓緩勞動力不足問題。(VCG圖片)


 

本帖最後由 folee0001 於 2017-07-25 17:31:52 編輯
u-01594-8  
揀樓次序: P058613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工作不變 年過60降職減薪

新政策獲得部分大企業積極回應,汽車製造商本田和日本建築商大和房建已將退休年齡上調至65歲。日本政府更與民間企業合作成立了「銀髮人才資源中心」,每年有超過50萬名長者經中心找到工作,雖然大部分都是兼職、低技術工種,而且工資水平偏低,平均月薪只有37,000日圓(約2,500港元),但至少能稍稍幫補一下日常生活開支。

雖然政府有各種政策和配套幫助長者就業,只要身體狀況許可,想找工作一定能找到,可是人工微薄始終是大問題,畢竟,站在企業角度,推遲退休年齡代表工資成本上漲。


雖然日本有各種配套幫助長者就業,不過人工低、而且工作大多是低技術工種,這是日本政府需要解決的問題。(VCG圖片)

現時,八成公司一邊維持60歲退休的制度,一邊實行「再僱用」政策,所謂「再僱用」政策就是員工在60歲退休之後,公司會以非正式員工合約再次聘用該名員工。雖然他們的工作跟之前沒兩樣,但是工資卻被削減一大截。這情況不只限於商業世界,就連政府本身也沒有帶頭保障年老一群的晚年生活。「公務員過了60歲可繼續獲聘,但代價是連降兩級,而且換成非正式合約,連帶人工也大減四成。」加瀬說。

年紀大了,或多或少會影響生產力,因此有些公司不願意以原有薪金留住年老員工,尤其在論資排輩的日本文化中,年紀大代表人工較高。不過加瀬強調,釋放銀髮勞動力對國家經濟、企業和個人來說是個三贏局面,建議政府和私人機構向前踏出一步,營造長者友善的工作環境,「不少研究指出,只要企業多關注年老員工的需要,多加配合,例如確保他們工時不會過長,以及添置長者適用的電腦和機器等,這樣年老員工的生產力定必大大提升。」

本帖最後由 folee0001 於 2017-07-25 17:32:12 編輯
u-01594-8  
揀樓次序: P058613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長壽很昂貴 你做好了準備沒有?
  • 「我可以活多久?」世界上許多人都想知道答案。撇除感性討論,現實點看,人生何時終結是個重要指標,讓人去計算總共需要多少錢,避免過度揮霍,或儲夠錢但沒時間享。隨着醫療和社會不斷進步,人類預期壽命不斷延長。不過長壽很昂貴,如果沒有預先籌謀,福氣也會變苦惱。

上世紀60年代40多歲的法國律師Andre-Francois Raffray在南部小鎮阿爾勒看上了一間公寓,於是遊說住在那裏的90歲寡婦Jeanne Calment轉讓單位。律師承諾今後每個月都向老婦提供2,500法郎的生活費,一直支付到她去世那天。她離開人世後,物業便歸他所有。律師心想婆婆已經90歲,餘下日子應該不多吧,這宗買賣肯定是穩賺。30年後律師去世了,但婆婆仍然健在,最終活到122歲,成為近代史上已認證最長壽的人。直到她去世時Raffray的家人所付出的生活費,是公寓的兩倍價值。

這個故事帶出的是,人類會估計自己的壽命去為將來投資,然而人算總不如天算,如何能夠及時行樂,同時保障晚年無憂,是永恆的學問。政府和保險業界同樣密切注視人類預期壽命的升升跌跌,因為一旦低估了人的壽命,便要付上高昂的代價,社會保障開支大失預算;保險公司的私人養老金亦會不勝負荷。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的數據顯示,35個成員國中絕大部分國家的長者都以公共退休金,作為最主要收入來源,但這個比例在不同國家之間可以相距很遠,例如在英國和美國,國家養老金佔長者收入逾四成,但法國和意大利都已超過七成。對於這類「過分慷慨」的國家來說,人口持續老齡化是它們最不願見到的,養活這班長者就如一個無底深潭。如何避免當初許下的社會保障承諾淪為空頭支票,是這些國家正面對的一大難題。



人如何能夠及時行樂,同時保障晚年無憂,是永恆的學問。(VCG圖片)


 年老≠沒收入 退休金應增靈活性

私人退休金是公共養老金以外,另一個保障民眾退休生活的支柱,惟現時全球趨勢,大部分由僱主提供的退休金計劃,已由固定收益制(defined benefit plan)變成固定供款制(defined contribution plan)。前者是僱主承諾員工於退休時,按約定方式支付定額退休金,或分期支付特定數額的退休金。由於固定收益制屬於長期承諾,僱主要自行承擔財務風險。

固定供款制則是指僱主或員工依約定方式,每年或每月撥出指定金額的退休金,交給信託人保管運用,員工可於退休時提取這筆錢,香港的強積金就是固定供款制。站在僱主的立場,固定供款制毋須複雜和精確的計算,可省回成本。不過對於打工仔來說,年老時能夠領取多少退休金,取決於基金回報率,一切皆是未知之數,難以保障自身利益。私人養老金的另一個問題是,今時今日退休和老年之間再無必然關係,因此金融服務業必須與時並進,推出新的退休金產品以符合客戶需要。

「到了65歲就退休,靠養老金過活,這種想法已經過時了。」道富環球投資(State Street Global Advisors)資金管理人Alistair Byrne說。傳統的退休規劃思維一直強調「三個人生理財階段」,即財富保障、財富累積和財富分配。不過時移世易,退休年齡再不是一刀切,就好像Byrne大部分客戶一樣,即使過了退休年齡仍然留在工作崗位。他們都向Byrne反映,希望可以提早領取養老金,不用等到65歲,因為反正他們會繼續有收入。由此可見,以往死板的「三個人生理財階段」不再適用了,現在的人需要更靈活的退休金計劃。



想老來自在食,首先你要有積蓄。可是美國近四成退休人士的個人退休帳戶IRA和401(k)都沒有積蓄,情況令人憂慮。(VCG圖片)本帖最後由 folee0001 於 2017-07-25 17:33:21 編輯
u-01594-8  
揀樓次序: P058613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不知不覺增儲蓄? 英國有辦法

廣東話有句俗語叫「辛苦搵來自在食」,意思是辛勤工作,努力掙錢,無他,就是為了日後可以舒舒服服享受人生。不過想老來自在食,首先你要有積蓄。在美國,近四成退休人士的個人退休帳戶IRA和401(k),根本沒有積蓄,情況令人憂慮,尤其今時今日固定收益制已成歷史,退休年齡逐步推遲,人的預期壽命愈來愈長,以上種種都意味着我們這一代人,要比父母輩儲更多錢,才能過同一樣品質的生活。《經濟學人》指出,積蓄少的人,部分是因為掙回來的錢僅僅足夠應付基本生活開支,又何來積蓄?不過,有更多人是因為低估了自己可以活多久,同時高估了自己的財富可以維持多久。

「人總需要其他人在背後推一把。」三星集團旗下退休研究所的趙文基(音譯)說。丹麥和荷蘭的退休保障制度在世界排名中名列前茅,它們都是建立了強制性個人儲蓄計劃。另外,英國早幾年推出養老金制度改革措施,亦值得各國政府借鏡,當中包括自動加入(auto-enrollment)機制:所有年滿22歲的僱員,如果年薪超過一萬英鎊(約十萬港元),僱主有責任安排僱員加入公司的退休金計劃,當然僱員有權申請退出,但目前為止退出率並不高。另一個值得參考的是「自動增加」機制(auto-escalation),一開始時的供款率較低,其後隨着年紀逐步增加供款比例,讓僱員「無痛」儲蓄退休金。

過度揮霍會增加社會保障網的壓力,但是過度儲蓄也會衍生其他問題。《金融時報》首席經濟評論員(Martin Wolf)指出,過度儲蓄會導致產品供過於求,價格下跌,生產者不會再有生產的動機,繼而使財富增長陷於停滯不前的狀態。人永遠無法得知自己可以活多久,將來的健康狀況如何,也無從準確推算通脹率。說得極端一點,一個人應該用多少錢、儲多少錢某程度上都是「靠估」,正如貝萊德資產經理人Chip Castille也說:「儲蓄剛剛足夠退休用,沒多也沒少,是非比尋常的巧合。」

u-01594-8  
揀樓次序: P058613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新加坡長者為何叫「樂齡人士」? 看養老政策可懂

在新加坡,長者有個獨特的稱號--「樂齡人士」,即是到了快樂年齡的人。所謂愉快的老年生活,其實莫過於身體健康、財政穩定,而且找到心靈寄託。為了令年長一輩能夠老有所為,新加坡政府一直積極推動長者就業,而且比另一個「長壽之國」日本做得還要好。


Chatters Café無論在硬件,還是政策配套上,都是以長者角度出發。(Facebook圖片)

在新加坡諾維娜區有一家Chatters Café,在水吧沖調着Cappuccino的咖啡師、捧餐和帶位的侍應,以及坐在收銀機前的經理,每位都已一臉皺紋。環顧四周,收銀機使用了字體較大的按鍵標籤,方便較年長的員工。無論是Chatters Café硬件,還是政策配套如上班時間、工作日數都是以長者角度出發,為他們度身訂做。

這間位於社區療養院大堂的餐廳,是新加坡人口結構的縮影。跟日本一樣,新加坡正經歷銀髮海嘯。2015年,每八個新加坡人就有一人年滿65歲,但到了2030年,老年人口將會增加一倍,屆時每四人便有一個是長者,可見人口正急速老化。醫療開支、出生率偏低、年輕勞動人口銳減,都是新加坡和日本共同面對的難題。

「人類愈來愈長壽,我們應該推動社會多為老人的生活籌謀,這是世界各國政府正面對的難題。」72歲的餐廳經理Sally Chung說。


新加坡是個長壽國家,國民預期壽命是82.7歲,法定退休年齡是62歲。一個人退休後,估計還可多活20年。漫漫人生,應該如何過才有意義呢?不少新加坡人就選擇了投入工作。

政府數據顯示,65至69歲的一群人中,逾四成人仍留在職場,比十年前增加了七成,原因除了就業市場繃緊、國民更健康更長壽外,政府亦應記一功。

為了鼓勵長者做能力所及的工作,新加坡政府資助他們參與技能培訓,並在2011年通過《重聘條例》,過了62歲退休年齡、同時符合健康條件的員工,如果想繼續工作,僱主有責任延聘至67歲,而且要盡量配合年長員工的需要,包括讓他們轉到適合的崗位,或者由全職變成兼職等。

另外,新加坡政府亦推出補貼計劃,為僱用年長人士提供誘因。例如僱主若聘請55至59歲、60至64歲,以及65歲以上人士,分別可獲員工月薪3%、5%及11%的補貼。年長員工不但免被減薪,他們的平均工資更由2006年的1,160新加坡元(約6,543港元),增加至2015年的2,000新加坡元(約11,281港元)。


許多年長人士的責任感和應變能力比年輕人好,對於僱主來說是個好幫手。(李孫彤攝)


 香港首間專聘長者餐廳:老人家最識拆彈

新加坡有Chatters Café,香港則有社企餐廳銀杏館(上圖)。總店設於中環歌賦街的銀杏館,成立於2003年,是本港首間推動長者就業的機構,十多年來一共為超過2,000名長者提供就業職位,包括侍應、清潔、廚務、餐廳經理等,讓年長人士可以自力更生,並希望帶動其他企業聘請長者。

《香港01》記者訪問了銀杏館行政總裁麥敏媚(麥姑娘),她認為年長人士「唔做得嘢」只是誤解,事實上他們有許多地方比年輕僱員優勝。「年老員工更自律更有承擔,絕不會出現遲到早退、無故請假情況。這可能跟他們的成長環境和工作背景有關,正如他們形容工作為『搵食』,當答應了別人去做一件事情,就有責任把事情做到最好。而且我們的年老員工應變能力很高,始終他們人生經驗豐富,『拆彈能力』自然比年輕人好。」麥姑娘表示。

u-01594-8  
揀樓次序: P058613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日本和新加坡的長者就業率都比香港高,奈何大部分工作都只局限於低技術工種,香港的情況又是否一樣呢?麥姑娘認為香港同樣有許多富經驗、有學識的老人家,他們都勝任高技術工種例如顧問等,可惜很多僱主還未有改變思維。「舉例說,一個營業部主管到了65歲,理應退休,但若果他有能力又有心繼續工作,僱主就應該讓他繼續做下去,可以考慮安排他每天只做六小時,這樣既可以幫到公司業務,又不會影響年輕員工的晉升機會,何樂而不為?」麥姑娘又稱,香港人口老化、勞動力不足的問題愈趨嚴重,讓年長人士繼續在社會上擔當一些崗位,並將經驗傳授予年輕一輩,反而對香港未來發展有利。



政府統計處資料顯示,勞動人口將由2018年的365萬,下降至2031年的343萬,及早釋放銀髮勞動力或許是一條出路。香港勞工及福利局和安老事務委員會近年亦有推動長者學習計劃,包括「長者學苑」、「自在人生自學計劃」等,讓長者老有所為。那麼政府在推動長者就業方面的表現又是否合格呢?

「我不知道政府做過些什麼,只知政府近年將公務員退休年齡推遲了。」她說勞福局近年曾邀請她出席講座,分享僱用年長人士的經驗,惟銀杏館一直以來未有得到政府任何一方面的援助,她認為政府在推動長者就業方面,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

「哪裏較危急就先去哪裏救火。年輕人就業、中年人就業都未處理好,還有老人貧窮、院舍問題要解決,可能政府未有心力關注老人就業。」她促請政府和非政府組織發揮帶頭作用,積極聘請年長人士,加強傳遞正面訊息。

u-01594-8  
揀樓次序: P058613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歡樂香江幸運星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頁首 帖首 在本分區發新帖 曾訪分區 支持鍵盤翻頁
重要提示:為免用戶蒙受損失及為公平起見, 一律嚴禁透露商戶或裝修師傅資料, 違者會被警告, 嚴重者將被禁言甚至禁訪本討論區, 敬請合作。 (詳情) (用戶守則)
抱歉! 你無權回帖。
如果你已建立帳戶但未登入, 請按此登入
你未建立帳戶? 請按此建立帳戶。(完全免費)
建立帳戶後請按此重載本頁

公屋申請速報系統 X
分區表  登記 登錄 頁首 回帖 搜索 頁尾 在本分區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