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營房屋討論區
主頁 » 休閒天地 » 康樂園 » 閱讀 » 解決公私營精神醫療失衡的一個方法 by 羅永康
頁尾 帖尾 顯示所有留言 搜索某用戶之留言 回帖 在本分區發新帖 搜索本分區 搜索

解決公私營精神醫療失衡的一個方法 by 羅永康

公私營醫療嚴重失衡,已經由周一嶽當局長年代談論至今。政府的解決方案有數個,例如:醫療保險、由醫管局聘請海外醫生等。後一方案,朝野爭議至今,未有定案。增加海外醫生,為本地醫生反對,醫保則不止醫生,市民議員也不乏非議者。我所聽聞的一個方法,是把病人分流到私人市場,由政府補貼,然在網路遍尋不見。今把該方法道出,冀拋磚引玉。當然,是否可行,內裡還有很多現實問題,本文僅為一大綱建議,還要當局再仔細研究。

別的病症我不熟悉,但精神科接觸了超過二十年。治療不外乎數方法:打針、吃藥、電療、心理(例如認知行為治療)、職業治療(通常在住院或日間醫院做)等。住院則主要調較藥物份量。後三項較少人接受。心理學家通常是吃藥很久沒有起色才讓你見,職業治療通常是住院病人無聊打發時間,所以主要是打針和吃藥。見醫生覆診,最嚴重的,一星期一次,情況穩定則八星期左右。而住院可以隨時住至死日。

今天,所有公營專科門診,都起碼要排期等三年才見到醫生,補貼病人看私家,可以作出分流。根據 2014 年數字,醫管局精神科醫生有 337 人,醫生對病人比例為 1:583 。但是,全香港精神科醫生總數有三分一是私人執業。把病人分流往私營市場,無疑可減輕公營壓力,又不會損害本地醫生利益。

此計劃另一個可行原因,是公私營醫療現在可根據市民意願互通資料,不會公私不相知。

以公帑補貼私人醫生,可能有官商勾結之嫌,但是醫保方案,政府不會出錢嗎?

再來計一計價格,根據醫管局網站,看一次專科門診,第一次盛惠100元,以後60元正一次。但這是香港居民價錢,「成本價」,即沒有身份證的非合資格人士,則是 1,110元,這不是我算出來的,是專家經過精密方法計算,而且政府白紙黑字發佈。根據網路資料,私人醫生列出的診金,各有不同,最便宜的播道醫院,八百元看第一次,以後覆診為 480 元一次。其他醫生,最昂貴的相信是葉恩明,三千元一次。其餘的則多數一千至千五左右。私人和政府醫生的「成本價」,其實相差不遠,有的甚至還便宜,而且,私人醫生診治,通常用較多時間,不會像政府醫生,幾分鐘便叫你走。

此方案主要針對的是門診而非住院,事實上,我找不到專門住精神病人的私家醫院。既然以成本價計算只是相差數百,甚至更便宜,何不加以研究是否可行?此方案是政府、市民、醫生三贏,我看不到不研究的理由。

精神病人得不到及時和適當醫治,只有兩個結局,第一是傷人,第二是傷己,甚至自殺,傷人較不可能,因有暴力傾向的病友,是少數中的少數,但不要以為病友自殺不關你們事,隨時你行街,樓上墮下一個跳樓自殺病友把你壓死。你的鄰居割煤氣自殺,也可以把你一起炸個粉身碎骨。你們也許認為我危言聳聽,但可能性就是,香港有過十萬看政府門診的患者,還未算上看私家的 *。

醫療制度接近崩潰,醫院人滿之患,不是今天的事,十多年前,已試過有醫生在醫院不理苦苦哀求的病人離去,結果該病人自殺,幸好被病友發現。但可以厚責醫生嗎?在醫院,一天隨時看過百個病人。

精神醫療,不止是病人和家屬的事,關乎眾人安全,除當局外,所有人都有權加入討論。

*以連結中的資料計算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頁首 帖首 在本分區發新帖 曾訪分區
重要提示:為免用戶蒙受損失及為公平起見, 一律嚴禁透露商戶或裝修師傅資料, 違者會被警告, 嚴重者將被禁言甚至禁訪本討論區, 敬請合作。 (詳情) (用戶守則)
抱歉! 你無權回帖。
如果你已建立帳戶但未登入, 請按此登入
你未建立帳戶? 請按此建立帳戶。(完全免費)
建立帳戶後請按此重載本頁

公屋申請速報系統 X
分區表  登記 登錄 頁首 回帖 搜索 頁尾 在本分區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