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營房屋討論區
主頁 » 本港基建與民生 » 土地&住屋 » 復原通知書無人理會 錦田水尾村魚塘廢料填平變藍花海
頁尾 帖尾 顯示所有留言 搜索某用戶之留言 回帖 在本分區發新帖 搜索本分區 搜索

復原通知書無人理會 錦田水尾村魚塘廢料填平變藍花海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新界非法傾倒泥頭日益嚴重,除了近日嘉湖山莊對開,元朗錦田、下白泥、大嶼山貝澳,以至邊境開放禁區後,連打鼓嶺都失守。本報追查更發現,去年錦田水尾村的一片鳳眼藍花海,吸引不少市民拍照,該地亦是近年傾倒泥頭和建築廢料填平魚塘而來,藍花凋謝後,地下露出的建築材料仍清晰可見。政府多次發出強制執行通知書及恢復原狀通知書,亦無人理會,原屬水牛棲息的濕地無法復原。記者:吳雋妍

  有環保團體批評,涉及環保及地政的相關法例存在漏洞,變相默許倒泥活動,政府部門已束手無策,促請當局檢討法例之餘,應制定源頭追蹤建築廢料處理的監管制度,並將非法倒泥刑事化,加強打擊。

  環團促非法倒泥刑事化

  新界鄉郊非法棄置建築廢料問題存在已久,涉及私人土地及政府官地。元朗錦田、十八鄉、下白泥到尖鼻嘴、大埔汀角近龍尾灘,以至米埔后海灣「特殊科學價值地點」(SSSI)都曾被倒泥,由荒廢農地到生態價值地,無一倖免。

  土地正義聯盟執行委員劉海龍指出,自新界東北陸續有新發展,大型樓盤及基建發展,新界非法倒泥亦開始加劇,除了元朗重災區,自邊境禁區開放後,一車車泥頭亦被運往打鼓嶺傾倒。

  一車車泥頭運打鼓嶺

  去年錦田水尾村的鳳眼藍花海,吸引不少市民拍照,其實該地亦是傾倒泥頭和建築廢料填平魚塘而來,本報去年十月到水尾村視察,沿途由倒泥而成的路,藍花凋謝後,地下露出的建築廢料仍清晰可見,泥頭夾雜建築廢料超過一點二米,為耕種而鋪泥的深度上限。

  本報翻查地政總署高空圖,二○一三年該處仍是一個魚塘,但翌年已迅即被填平,規劃署同年十二月及去年二月,分別發出強制執行通知書及恢復原狀通知書,要求移走填土物料,但至今廢料並未完全清除,原本屬水牛棲息的濕地亦無法復原。

  劉海龍說,水尾村是一個例子,私人農地聲稱為復耕,例如話搞水耕場就可以倒泥不多過一點二米,但通常一發不可收拾,之後水耕場亦無蹤影,「倒泥好多時是先破壞後建設的手段!」

  法例有漏洞束手無策

  研究了多個倒泥案例,綠色力量科學及自然護理總監鄭睦奇指,非法倒泥活動游走於各部門的法例之間,由○四年元朗社山村倒泥事件,到最近的天水圍「嘉湖山丘」,反映法例漏洞百出,環保署、規劃署、地政總署、屋宇署、土木工程拓展署互相卸責,部門束手無策。

  鄭睦奇指,問題最根本是要從源頭堵截,「泥頭邊度來,點解無人追查?」他指,泥頭夾雜建築廢料,部分似由挖隧道或削斜坡產生的泥頭,「要查出是政府基建還是私人地盤而來,要由源頭監察做起,找出始作俑者,而不是爆一單再查一單。」

  他促請政府應設立建築廢料源頭監察去向制度,「罰錢了事無阻嚇作用,甚至應考慮刑事化,由地盤承辦商、泥頭車司機,以至去邊傾倒都要有監管,不能事後無人認頭。」

  環保署表示,在私人土地上懷疑非法堆填或棄置建築廢物的公眾投訴,前年有一百七十宗,去年增至二百零三宗,升幅約兩成。不過違反環保署《廢物處置條例》發出的傳票,前年只有一宗,而去年亦只有八宗,佔投訴百分之四。至於今年一月亦收到七宗投訴,但只發出一張傳票。署方表示,每個非法傾倒地點或有多宗投訴,投訴升幅未必反映非法棄置的增加幅度。

u-01594-8  
揀樓次序: P058613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U036 擴1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頁首 帖首 在本分區發新帖 曾訪分區
重要提示:為免用戶蒙受損失及為公平起見, 一律嚴禁透露商戶或裝修師傅資料, 違者會被警告, 嚴重者將被禁言甚至禁訪本討論區, 敬請合作。 (詳情) (用戶守則)
抱歉! 你無權回帖。
如果你已建立帳戶但未登入, 請按此登入
你未建立帳戶? 請按此建立帳戶。(完全免費)
建立帳戶後請按此重載本頁

公屋申請速報系統 X
分區表  登記 登錄 頁首 回帖 搜索 頁尾 在本分區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