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營房屋討論區
主頁 » 本港基建與民生 » 土地&住屋 » 「頭上有片瓦」
頁尾 帖尾 顯示所有留言 搜索某用戶之留言 回帖 在本分區發新帖 搜索本分區 搜索

「頭上有片瓦」

「頭上有片瓦」,一直是香港人的夢想。只可惜,達成夢想可不是探囊取物般簡單。今天的香港面對高樓價、劏房等住屋問題,昔日的香港面對的則是房屋短缺,木屋、鐵皮屋漫山遍野。嶺南大學歷史系的香港史課程,為大家提供一個借古鑑今的機會,透過研習香港歷史,以更廣闊的視野審視香港現在面對的種種困難。

安得廣廈千萬間
1945年8月,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戰後重光的香港一片頹垣敗瓦,百廢待興,房屋供應早見緊絀。隨著國共內戰爆發,以及連串的天災人禍,逃難到港的難民驟然而增。在日治時期,香港人口只有60萬人,1950年已激增至200萬人。由於住屋嚴重短缺,人們只好在市區的邊陲、鄉郊的山丘蓋搭簡陋的木屋、鐵皮屋棲身。

1953年12月25日,聖誕佳節,一場不幸的大火降臨石硤尾寮屋區,2,000多間木屋被燒燬,50,000多人無家可歸。這場大火改寫了香港政府的房屋政策,從不聞不問改為直接介入。政府透過興建大量的徙置大廈,為香港市民提供安全的居所。


發展新市鎮
解決住屋問題,最簡單和直接的方法自然是興建房屋。可是,當時的香港政府面對和現在的香港政府同樣的問題──「地從何來」?

1950年代,香港島和九龍半島的土地供應已經面臨飽和,香港政府不得不嘗試在觀塘發展衛星城市。早期的衛星城市在規劃上存在不少失誤,其中一例就是沒有在工業區附近建設足夠的房屋,令工廠面臨人手短缺的問題。吸取早期衛星城市的教訓,香港政府改為發展具備較完善規劃和配套的「新市鎮」。

香港政府自1957年起已經計劃在工業發達、地理位置優越的荃灣發展新市鎮。1963年,荃灣區作為新市鎮的首張法定藍圖 (分區計劃大綱圖LTW75) 正式出爐,為荃灣新市鎮作出全面的規劃,成為新界第一個新市鎮。自此之後,荃灣的人口不斷上升,從1961年只有84,823人居住,變成2011年的815,804人。香港政府之後陸續在沙田、屯門、大埔、元朗、粉嶺/上水、將軍澳、天水圍和北大嶼山發展新市鎮。時至今日,居住在這些新市鎮的人口約有330萬。

歷史與今天
「以史為鑑」、「借古鑑今」是大家能夠瑯瑯上口的警世名言。香港開埠至今已有百多年的歷史,當中經歷過成功與失敗、景氣與蕭條。修讀香港歷史,並不是單純地「知道」過去發生過的事情,而是要拓闊視野,理解歷史帶來的經驗和教訓。


以新市鎮發展為例,昔日香港政府發展新市鎮,在解決住屋問題、發展經濟和促進就業等方面的成果有目共睹。相對之下,發展卻無可避免會影響原有的社區,原來的自然環境亦必然會遭受破壞。

通古今之變
2013年7月,香港政府公佈新界東北發展計劃的最終修訂,宣佈開拓古洞北和粉嶺北新市鎮。

香港政府發展新市鎮數十載,房屋供應問題一度得到舒緩。在房屋發展停滯多年後,昔日的住屋問題彷彿重臨香港。政府最新公佈的新市鎮發展計劃,支持與反對雙方各執一詞,僵持不下,乍看之下似是各有道理。

我們修讀香港史,回顧香港房屋發展、新市鎮發展的歷史,再研究這個新市鎮發展計劃時,自然會有比其他人更為全面的眼界。今日的新市鎮發展計劃備受抨擊,昔日的新市鎮發展計劃何嘗不需要收地遷村、清拆寮屋或移山填海呢?

嶺南大學的香港史課程分三個部份,包括香港古代史 (1841年前的香港)、香港近代史 (1842至1941年的香港) 和香港現代史 (1941年後的香港),深入探討香港歷史三個不同的時期。讀通香港歷史,就能夠對香港方方面面作出較為全面的理解和判斷。最後引用著名史家司馬遷的名言:「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這段有二千多年歷史的至理名言,放諸現代社會,相信仍然可以成爲大家的座右銘。


撰文:姜耀麟 (嶺南大學歷史系文學士)
顧問:劉智鵬博士 (嶺南大學歷史系副教授)本帖最後由 我是傻的别怪我 於 2016-03-19 18:34:35 編輯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頁首 帖首 在本分區發新帖 曾訪分區
重要提示:為免用戶蒙受損失及為公平起見, 一律嚴禁透露商戶或裝修師傅資料, 違者會被警告, 嚴重者將被禁言甚至禁訪本討論區, 敬請合作。 (詳情) (用戶守則)
抱歉! 你無權回帖。
如果你已建立帳戶但未登入, 請按此登入
你未建立帳戶? 請按此建立帳戶。(完全免費)
建立帳戶後請按此重載本頁

公屋申請速報系統 X
分區表  登記 登錄 頁首 回帖 搜索 頁尾 在本分區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