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營房屋討論區
主頁 » 休閒天地 » 資訊站 » 兩岸新聞 » 继北京后 深圳也开始驱逐低端人口
頁尾 帖尾 顯示所有留言 搜索某用戶之留言 回帖 在本分區發新帖 搜索本分區 搜索 支持鍵盤翻頁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日本大批农民工涌入东京之后】上百万的农民工涌入东京,日本为了解决这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的居住问题,推出了两种措施:一是由政府出资,在郊外建造大批的廉租型公寓楼群。二是划出中野这一个城乡结合部,作为这些进城务工人员的建房区。由于中野新生活区的居民大多数是从外地进京的年轻人为主,因此也使得这一个地区的人口年轻度排名全国第一。这一状况令中野区在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时期,成了最具活力的地区。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鬼叫你窮頂硬上
G131xxxx扩3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如果只是要提供廉價勞動力,就讓貧民繼續住在貧民窟也可以,毋須政府操心。政府要對付貧民窟,一定是有本身不喜歡貧民窟的理由。從這進路出發,有不同學者提出了治安、公共衛生,以及土地資源的角度理解。
殖民者來到陌生的地方,本身就害怕任何的不穩定因素。英國人在香港喜歡住在山頂,就是害怕山腳下濕熱的氣候會讓他們生病。港英政府常常要求華人地主改善居住建築,後面也有害怕瘟疫的考慮。另一方面,當城市中出以過百萬的流動人口,說不定當中有幾個國民黨或者是共產黨的特務,正在等機會聚眾生事。把木屋區的貧民都遷進現代化管理的公營房屋,最起碼以後要抓人也有門牌號碼可對應。用中國的政治術語來說,這些都是維穩問題。
從土地資源的角度出發,城市邊緣的違章建築是浪費土地潛力。如是者,香港的公營房屋政策其實是一個賺錢項目來的。有調查指出,通過多層大樓的安置模式,港府只要用三分之一的土地便可清理原來的木屋區。剩下來三分之二的土地,就可以變賣了。城市土地無論在北京和在香港都十分值錢,城市邊緣換個角度看就是城市擴張的地方,土地升值潛力特別大。//   工黨本帖最後由 folee2008 於 2017-11-29 12:45:27 編輯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建公屋目的──幫資本家?治安?衛生?土地資源?

香港公營房屋政策的來源,學術上有不少討論。很多學者都不滿足於把公屋視為港英政府的惠民措施,嘗試從當時香港的政治經濟脈絡中尋找答案。把這些討論借來一用,或許也能幫助我們思考北京政府可能在想什麼。

對香港公營房屋政策其中一個最有名的解釋,來自曼威.柯司特(Manuel Castells)。他認為公營房屋實為政府對資本家的間接資助。回到1950年代,中國參與韓戰引發了國際禁運,香港本來的轉口港角色大受打擊。與此同時,逃避內戰而來的中國難民帶着勞動力和創業精神,為香港發展加工製造業帶來有利條件。早期興建的不少公共屋邨都是建立在當時新興工業區的週邊,為提供廉價勞動力帶來便利。如是者,公營房屋應該被理解為政府動用公共資源為資本家興建的工廠宿舍。

如果這個說法屬實,則今天的北京政府並沒有多大誘因做同類的安置工作。現在的北京講求「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保定市要承接首都功能,現在又要辦雄安新區。別說一般產業,就連金融後台服務也想遷走,已經和當年輕工業發展蓬勃的香港完全不一樣。

不過,並非所有學者都同意柯司特的觀點。畢竟,如果只是要提供廉價勞動力,就讓貧民繼續住在貧民窟也可以,毋須政府操心。政府要對付貧民窟,一定是有本身不喜歡貧民窟的理由。從這進路出發,有不同學者提出了治安、公共衛生,以及土地資源的角度理解。

殖民者來到陌生的地方,本身就害怕任何的不穩定因素。英國人在香港喜歡住在山頂,就是害怕山腳下濕熱的氣候會讓他們生病。港英政府常常要求華人地主改善居住建築,後面也有害怕瘟疫的考慮。另一方面,當城市中出以過百萬的流動人口,說不定當中有幾個國民黨或者是共產黨的特務,正在等機會聚眾生事。把木屋區的貧民都遷進現代化管理的公營房屋,最起碼以後要抓人也有門牌號碼可對應。用中國的政治術語來說,這些都是維穩問題。

從土地資源的角度出發,城市邊緣的違章建築是浪費土地潛力。如是者,香港的公營房屋政策其實是一個賺錢項目來的。有調查指出,通過多層大樓的安置模式,港府只要用三分之一的土地便可清理原來的木屋區。剩下來三分之二的土地,就可以變賣了。城市土地無論在北京和在香港都十分值錢,城市邊緣換個角度看就是城市擴張的地方,土地升值潛力特別大。

來到今天的北京,通過土地整理來達至維穩功能的邏輯基本相通,但實踐的方式並不一樣。最起碼,中國政府今天介入和掌控中國民間的能力,遠遠高於當年在香港華人社會當中的港英政府。因此,中國政府可用的手段更為直接,甚至更簡單粗暴。

2017年11月18日,北京大興區西紅門鎮新建二村發生重大火災事故,造成19人死亡,8人受傷。火災發生後,北京市立即部署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清理大整治專項行動。攝:Ng Han Guan / AP
港英的別無選擇,北京的無比自信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說到這兒,我們得處理一個北京和香港的重要分別。香港地方有限,三面都是海,北面有深圳河為界,不能如北京一樣以攤大餅的方式擴充。因此,港府在拆除木屋區之外還要想辦法安置居民,不一定是因為出於好心,而是他們無可選擇。當年的難民就是因為害怕共產黨才前來香港的,不會因為港府拆屋便遷回中國。如果只拆除而不安置,木屋區便會如「擠氣球」一樣在香港境內的別處重現,問題沒有解決。只有安置,才能治本。

說到「擠氣球」的觀點,另一位研究香港公營房屋政策的學者艾倫.史莫特 (Alan Smart)認為,過往其他學者的解釋都不足以說明這政策的成因。他跑到檔案館中翻查紀錄,並提出一個從中港關係出發的理解:如果港府實行只拆除而不安置的政策,過程中引起的社會動盪可能會為共產黨提供介入香港事務的藉口。這個觀點和其他戰後香港社會的研究類同,也有不少學者認為1970年代港府大幅改善管治,和1967年時文化大革命觸發香港暴動相關,善治的目的就是要穩住管治。

反轉過來看,今天的北京政府選擇了和當年港英政府不一樣的做法,也可說代表了他們現時並沒有或覺得不需要有同樣的危機意識,反而對自己的管治無比自信。當然,你也可以說兩者的目光本身就不一樣。當年港英政府想的是如何在強權邊緣保住自己的一點點利益,今天的中國講的是「全國一盤棋」,人都成棋盤上的士象卒了。

最後提一下,現在的香港政府已經不是當年的港英政府。九七前的殖民地夾在中英兩國中間,要通過善治來避免外力介入。然而當那個外力已變成了今天的北京政府,也就不再有此需要。早陣子特首林鄭月娥還說過香港不用再增加出租公營房屋呢。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低端人口】強烈抗議中共暴力強拆、驅趕弱勢社群
習近平上台以來,實行鐵腕統治,早年重新劃分「新黑五類」(包括維權人士、宗教人士、異見人士、網絡領袖、弱勢社群),指其已成「反華勢力顛覆中國」的代理人,呼籲政府當局加以嚴防打擊。
誰會料到,北京一場基層民眾聚居區的大火,會成為中共暴力驅趕弱勢社群的借口。北京市政府近日聲稱「整頓市容」,透過斷水斷電等暴力手段,非法驅趕基層民眾離開家園,數以萬計基層民眾要頂著零下幾度的嚴寒,露宿街頭。情況更有蔓延至內地其他省市之勢!
香港多個民間團體今早遊行前往灣仔會展中心「京港經濟合作洽談會」門外請願,要求北京市政府代表接信,立即停止逼遷行動,並積極協助被驅逐者重新安置。
傲慢的中共,當然不會出來接信;最終我們燒毀請願信,以示不滿!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北京市月中一場住宅大火導致19人死亡,政府藉此清除「低端人口」惹爭議。除了貧苦的外來工人之外,就連美國《外交政策》駐北京編輯James Palmer都被下令搬走。

美國《外交政策》駐北京編輯James Palmer,周一(27日)在Twitter上發文,稱被下令在周五前搬離寓所:「警察剛在我北京西城區的住所出現,告訴我這裡周五就要清拆,到時我的東西都要搬走。」

他又相信,整條巷子都會被清拆。他指搬家對他而言,意味著更高昂的開支,不過對他的鄰居而言,卻是辛苦建立的家園被毀於一旦。

Palmer的發文引發不少討論,另一位在北京的從事教育的美國人John Beck亦有留言,稱在5月已在東四六胡同被踢走,「在這住了三年,我才被告知該住所不准出租,警察給我兩星期遷出,看來已算是十分仁慈了。」

北京市大興區月中一場住宅大火導致19人死亡,北京市政府藉此展開「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清理、大整治專項行動」,有關部門將數以千計外來基層民眾驅離家園;網上亦有相片、短片流出,見到公安拆毀家園、不少基層民眾在嚴冬無家可歸等情況,網上更廣傳在市郊一幅「清退低端人人有責」的橫額,引發全國多名知識份子聯署譴責有關行動,不過北京當局否認有「驅趕低端人口」一說。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頁首 帖首 在本分區發新帖 曾訪分區 支持鍵盤翻頁
重要提示:為免用戶蒙受損失及為公平起見, 一律嚴禁透露商戶或裝修師傅資料, 違者會被警告, 嚴重者將被禁言甚至禁訪本討論區, 敬請合作。 (詳情) (用戶守則)
抱歉! 你無權回帖。
如果你已建立帳戶但未登入, 請按此登入
你未建立帳戶? 請按此建立帳戶。(完全免費)
建立帳戶後請按此重載本頁

公屋申請速報系統 X
分區表  登記 登錄 頁首 回帖 搜索 頁尾 在本分區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