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營房屋討論區
主頁 » 本港基建與民生 » 土地&住屋 » 終於想通了!如何解決本港的住屋問題
頁尾 帖尾 顯示所有留言 搜索某用戶之留言 回帖 在本分區發新帖 搜索本分區 搜索
含上傳圖片/文件之留言 只顯示含上傳圖片/文件之留言

終於想通了!如何解決本港的住屋問題
新加坡確實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經常聽到人地話「組屋」幾咁好,組屋相當於香港的居屋,居者有其屋!
其實,有所不同的是,買組屋並唔係買擁有權,只是買99年的居住權。有點類似大陸的70年商品房。
買了組屋的人或會有錯覺,以為自己俾咗一筆錢就可以永久擁有。
唔係啱晒,亦都唔係錯晒,至少他一生99年間都唔駛再考慮住屋問題。

不過,再細心D去睇,新加坡組屋99年後是講到明價值變「0」 ,係無條件交回政府的。
跟香港的居屋不同,跟大陸的商品房也不同,這些都是只需補地價便可延續土地租用,永久居住。
也就是說:香港居屋跟私樓一般,永久有價值的資產,亦是不停升值既寶石。
新加坡組屋絕不是一件不停升值的資產,它只是會折舊的商品,最後係變得無價值的。

咁,到底香港的主要房屋應該是永久有價值比較好,還是只得99年期好呢?
前者就即係一個不斷升值的資產。
而後者就係一個越來越唔值錢的商品(可能偶爾會因通帳或短缺而升值,但每年折舊損耗仍是存在的)。

在現今香港,前者是私樓是居屋,就是缺乏了後者,相對應的就只有不斷讓政府蝕錢補貼的公屋。
公屋量越大,就係蝕越多的錢。。。

居屋同大陸的商品房一樣,它們的出現,只不過是畀個借口政府賺錢。(本來無一物,人人自己起自己住,現在政府限制了,從中收費了。)
甚少國家能做到全部房屋都係商品房。貨源歸邊的話,就變得只有業主不斷增加財富,在無增值稅的香港政府下,就不得再從中得益。
星加坡政府就高明得多了,不斷起組屋,賣佢99年錢,99年後收回,再重建再賣99年錢,都仲可以循環不息、永遠維持到下去。
而香港土地有限,賣完收唔返的話,假如將全部公屋變居屋/綠置居出售,賣晒之後政府就會演出現坐食山崩的狀況。
所以,好多人認為「新加坡組屋,等於香港居屋,香港的居屋也要像新加坡一樣佔全部房屋的8成。」這樣不當的!

不過,你可能又會話,可以不斷填海不斷賣地丫,咪有收入囉~
但新開發土地,只會出現兩種可能:
一係平平的賣地,收入只足夠應付土地開發,勉強能夠應付人口增長,不能賺錢,漸漸政府亦可能進入破產危機;
一係為咗維持政府支出,賣地超貴,樓價更高,市民更加難買樓,十足好似衣家香港咁,房屋問題,變得無法解決!

要維持經濟穩定,維持香港的物價不變,賣地不要賣咁貴,只賣到土地開發成本就好了。
土地開發跟賣地應該自負虧的。 政府開支不應該靠賣地去應付了。
否則,賣地賣得貴,連鎖反應,最終都係害市民。

所以組屋並非對應居屋, 而是應該對應公屋。
可以咁講: 香港需要的確實是公屋,而不是居屋。
之不過咁: 公屋的安排就要大大改變一下,
組屋所含的優點,全都要放在公屋上面,先至係香港既前途。


累了,思想有點混亂。 講住咁多先,待續!
超越新加坡:停建公屋,新樓都是綠置居,降到三三折/略高於成本價出售。
公屋申請者:擴大入息上限,審批後可獲綠表資格,可買綠置居,可租未補價居屋/綠置居,可租翻新公屋單位。
壓止樓價:廢除白居二、居屋補地價流出等。限綠表買二手公營房屋,擔保期改由轉售時間計25年(並非以落成時間計算)。
優化居屋/綠置居:停建一人單位,刪除單人預留配額(單身宜租不宜買,單身有錢佬不應享政府福利)較不吸引的郊區公屋用地,規劃為長者長者社區.推出優惠政策遷移退休長者。
鼓勵生育及護老:增建2B/3B單位,四人以上同住買居屋享優先配額,家有Baby白核享房委會擔保九成半按揭免壓力測試。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新批地(地租收應課差餉3%)~一般租約只有50年,到期後,
e.g. 一屏欣苑批地租約: 18/12/2015起計50年
真正地主有無權唔續租俾我哋呢d小業主呢?
個個都代朋友問?
你係:真八卦? 真多事? 真朋友?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新生開始,往下一個目標進發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新批地(地租收應課差餉3%)~一般租約只有50年,到期後,
e.g. 一屏欣苑批地租約: 18/12/2015起計50年
真正地...
kamanwo 發表於 2019-03-20 15:49:34 原文
物業是你,唔續租塊地,政府就要收購你的物業,賠償或安置。都係一個價值,所以香港的舊樓仲係咁貴。2046到期跟999年地契的升幅差別唔多。
超越新加坡:停建公屋,新樓都是綠置居,降到三三折/略高於成本價出售。
公屋申請者:擴大入息上限,審批後可獲綠表資格,可買綠置居,可租未補價居屋/綠置居,可租翻新公屋單位。
壓止樓價:廢除白居二、居屋補地價流出等。限綠表買二手公營房屋,擔保期改由轉售時間計25年(並非以落成時間計算)。
優化居屋/綠置居:停建一人單位,刪除單人預留配額(單身宜租不宜買,單身有錢佬不應享政府福利)較不吸引的郊區公屋用地,規劃為長者長者社區.推出優惠政策遷移退休長者。
鼓勵生育及護老:增建2B/3B單位,四人以上同住買居屋享優先配額,家有Baby白核享房委會擔保九成半按揭免壓力測試。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歡樂香江幸運星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新加坡組屋的發展:

1960年之前,新加坡房屋短缺。

人民行動黨承諾提供廉價房屋因而當選。

大量開發公營房屋,
最初都是出租的,但後來全都改為出售!

1968年起,更允許以中央公積金買組屋。
這50年間,共100萬個組屋單位落成。
近年新加坡二手組屋也有急升現象,主要是大陸人抄賣引起,在政府嚴控下已壓止升幅。
以下是新加坡組屋跟香港公屋的分別:
抱歉! 你無權閱覽或下載此留言的上傳圖片或文件。
如果你已建立帳戶但未登入, 請按此登入
你未建立帳戶? 請按此建立帳戶。(完全免費)
建立帳戶後請按此重載本頁。
超越新加坡:停建公屋,新樓都是綠置居,降到三三折/略高於成本價出售。
公屋申請者:擴大入息上限,審批後可獲綠表資格,可買綠置居,可租未補價居屋/綠置居,可租翻新公屋單位。
壓止樓價:廢除白居二、居屋補地價流出等。限綠表買二手公營房屋,擔保期改由轉售時間計25年(並非以落成時間計算)。
優化居屋/綠置居:停建一人單位,刪除單人預留配額(單身宜租不宜買,單身有錢佬不應享政府福利)較不吸引的郊區公屋用地,規劃為長者長者社區.推出優惠政策遷移退休長者。
鼓勵生育及護老:增建2B/3B單位,四人以上同住買居屋享優先配額,家有Baby白核享房委會擔保九成半按揭免壓力測試。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新加坡組屋之所以成功,
最大特點是業主可以在生活條件不變之下,輕鬆負擔借貸。
所以人人輕易有自己的居所物業。

而香港,有了公屋,這麼廉價的住所,
對居民來說亦是十分美滿的。
只不過這78萬戶居民對政府這個大業主來說,
實在是太大負擔!(不改變,公屋便要大量加租)

香港要走進新加坡般(無壓力下置業)相當困難。
人家新加坡規定將20%人工作為儲畜退休之用(另外老板還要提供17%額外工資幫員工儲錢)
相對香港人只有5%強積金+5%老闆補助,差別是3.7倍,就算是可以拿出來,也當然不夠供樓。
香港主張商業自由,吸引外資,要提高老闆們的負擔應該是沒有辦法了。

莫說這些,人家新加坡人的房貸開支,只佔收入的25%,供滿30年後還有70年可居住,足夠自己退休和仔女成長暫住之用。
香港若果能做到 收入25%x30年 解決一生住所問題, 就已經是跟新加坡睇齊了。

居屋的角色,其實跟新加坡組屋相近,
只不過這些東西的價錢實在太貴(約私人市場的2/3, 足足比組屋貴了1倍),一個小小的單位已令業主們的房屋開支佔收入5成。
加上這些出售公營房屋是永久業權,不似新加坡組屋在99年可收回,雖然價格較貴,若果單位大小足夠,仔女依靠父母,世世代代是會越來越富有。
可惜的是,這些居屋數量有限,而且還會流入私人市場,二手居屋價格會不斷上升。而政府在沒有足夠新居屋供應之下,不能阻止居二升幅。

有人提議,可以將全港所有公屋出售,變成自置住所。
以前確實走過這條路,可惜價錢做得不好,可說是很差!
在數量限制之下,樓市沒有壓止,整體租金亦沒有壓止。
只能令參加的業主賺大錢,政府其實連土地成本也未不能收回,蝕大本!
計劃停止,皆因這計劃太失敗,取而代之變了綠置居。

我認為綠置居計劃是一個好方向,更可以直接把所有新建公屋轉成綠置居出售。
但有些地方需要微調:
1) 房署賣綠置居的收入,應該把一半用作土地開發。政府撥地給房署,應該收回土地開發成本。
2) 綠置居售錢應該可以再減,大約是土地開發成本+建築成本+周邊發展費用。希望可再減10%,去到32折。相信價錢去到這麼低,便沒有人反對停建公屋,新開發公屋全部出售,全部變綠置居。
3) 購入綠置居後,目標應是以自住為主,不為圖利升值,所以不得補價,不能流到私人市場。並要嚴控二手價格,限制只能以市價x一手購入時折扣(即大約市價32折),賣給綠置居申請者(每年加「綠居二」配額)。
4) 輸侯公屋三年以上的人士,在審查後即可申請綠置居。(這便不會擔心綠置居無人買/浪費輪侯年期)
5) 容許綠置居業主 自行交換物業,自行議價,政府免徵稅。

如此,綠置居數量不斷加,公屋數量因舊清拆變得越來越少。
約廿年後:香港會變成: 60萬公屋+60萬綠置居 (每年2.8萬建築量)+ 15萬居屋 + 20萬私樓
超越新加坡:停建公屋,新樓都是綠置居,降到三三折/略高於成本價出售。
公屋申請者:擴大入息上限,審批後可獲綠表資格,可買綠置居,可租未補價居屋/綠置居,可租翻新公屋單位。
壓止樓價:廢除白居二、居屋補地價流出等。限綠表買二手公營房屋,擔保期改由轉售時間計25年(並非以落成時間計算)。
優化居屋/綠置居:停建一人單位,刪除單人預留配額(單身宜租不宜買,單身有錢佬不應享政府福利)較不吸引的郊區公屋用地,規劃為長者長者社區.推出優惠政策遷移退休長者。
鼓勵生育及護老:增建2B/3B單位,四人以上同住買居屋享優先配額,家有Baby白核享房委會擔保九成半按揭免壓力測試。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房署應該要好好學新加坡般,脫離大業主的角色,成為大地產商的角色。

好多人都說: 現在香港的公屋,主要只是照顧新移民,
年青夫婦本身都是能力上車買樓,只不過樓價太貴,首期俾唔起,供樓亦很吃力,
到頭來無多餘錢又唔夠地方住,影響生育率。
其實,房屋政策中,最值得幫助的是年輕夫婦。因為他們才是社會的楝樑(不是你們的新移民客戶)
為年青夫婦制定房屋政策是首要的任務。

首先是把公屋的目標,全改為興建綠置居出售;
其次是開放購買資格,使合資格的輪侯者也可申請;
並要提供年青夫婦優先配額(可以緊接綠長之後)

再來是改變綠置居質素,多建大單位,廢除細單位,
並且放寬綠置居出租,半間屋或全間屋予有需要的人士(特別是單身,還未能買屋的人)。
將出租單位這個責任,全交予居屋/綠置居的業主買家。

新移民的條件足夠,可以選擇留在香港定居:租房 或 買樓。
若是無能力居住的新移民,留在香港也是沒有貢獻的,應當全家移民回大陸老家比較合適。

而新一代,單身自立可以先租房住,當成家立室便應當買樓。
前題是政府必須要提供足夠單位,供應給所有無屋的家庭。
每年一萬幾千個單位,就應該首先分發給年青家庭購買。
(而不應該是用來助養 劏房戶/也不是獨居長者/更不是新移民)
這樣,香港才能成為一個世界領先的城市,一個有魄力的城市。本留言最後由 Eiffel 於 2019-03-23 08:46:35 編輯
超越新加坡:停建公屋,新樓都是綠置居,降到三三折/略高於成本價出售。
公屋申請者:擴大入息上限,審批後可獲綠表資格,可買綠置居,可租未補價居屋/綠置居,可租翻新公屋單位。
壓止樓價:廢除白居二、居屋補地價流出等。限綠表買二手公營房屋,擔保期改由轉售時間計25年(並非以落成時間計算)。
優化居屋/綠置居:停建一人單位,刪除單人預留配額(單身宜租不宜買,單身有錢佬不應享政府福利)較不吸引的郊區公屋用地,規劃為長者長者社區.推出優惠政策遷移退休長者。
鼓勵生育及護老:增建2B/3B單位,四人以上同住買居屋享優先配額,家有Baby白核享房委會擔保九成半按揭免壓力測試。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現時最惡劣的情況是:
後生仔,一個月先賺得萬零元,一邊排公屋,一邊租劏房住。
為咗請公屋唔敢加人工,喺香港搵唔到老婆,局住返大陸娶。
老婆落埋黎,換隊加快上公屋,等佢5.5年,唔做得野,只能生多幾件。
一家幾口就係得果萬零元,分分鐘夠資格拎埋綜緩。

若依新加埋模式改變:
後生仔,一個月先賺得萬零元,可以拎張綠表,租半間綠置屋住。
努力做野,人工放心加上去。喺香港搵到個差唔多水平的老婆。
兩個人加埋,月入兩萬幾三萬,夠錢買綠置居。
過幾年,人工加咗,可以生多件,請埋個姐姐照顧。
(另一個版本)
後生仔,一個月又係賺得果萬零元,不過都可以拎張綠表,租半間綠置屋住。
喺香港搵唔到老婆,局住返大陸娶。好在佢個老婆好生性,來港肯搵錢。
公一份婆一份,儲到少少夠首期買綠置居。
半間放租半間自住,辛苦幾年變得無咁吃力,生個B,下一代無咁窮。
超越新加坡:停建公屋,新樓都是綠置居,降到三三折/略高於成本價出售。
公屋申請者:擴大入息上限,審批後可獲綠表資格,可買綠置居,可租未補價居屋/綠置居,可租翻新公屋單位。
壓止樓價:廢除白居二、居屋補地價流出等。限綠表買二手公營房屋,擔保期改由轉售時間計25年(並非以落成時間計算)。
優化居屋/綠置居:停建一人單位,刪除單人預留配額(單身宜租不宜買,單身有錢佬不應享政府福利)較不吸引的郊區公屋用地,規劃為長者長者社區.推出優惠政策遷移退休長者。
鼓勵生育及護老:增建2B/3B單位,四人以上同住買居屋享優先配額,家有Baby白核享房委會擔保九成半按揭免壓力測試。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頁首 帖首 在本分區發新帖 曾訪分區
重要提示:為免用戶蒙受損失及為公平起見, 一律嚴禁透露商戶或裝修師傅資料, 違者會被警告, 嚴重者將被禁言甚至禁訪本討論區, 敬請合作。 (詳情) (用戶守則)
抱歉! 你無權回帖。
如果你已建立帳戶但未登入, 請按此登入
你未建立帳戶? 請按此建立帳戶。(完全免費)
建立帳戶後請按此重載本頁

公屋申請速報系統 X
分區表  登記 登錄 頁首 回帖 搜索 頁尾 在本分區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