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營房屋討論區
主頁 » 本港基建與民生 » 其他 » 殘疾照顧者:慘過做工人 24小時無休 壓力爆煲
頁尾 帖尾 顯示所有留言 搜索某用戶之留言 回帖 在本分區發新帖 搜索本分區 搜索

殘疾照顧者:慘過做工人 24小時無休 壓力爆煲

祖母勒斃過度活躍症的孫兒、老翁殺死中風妻子、丈夫殺死腦退化妻子再輕生……新聞中不時聽到照顧者因照顧殘疾家人,壓力「爆煲」的駭人悲劇。

照顧者擔子沉重,但絕大多數人沒有尋求任何協助,皆因社會上支援少之又少。

一名家屬照顧者訴說,自己的生活比外傭還要糟糕,「外傭每周也有一天假期,而自己就像便利店一樣,24小時、全天候、年終無休地工作」。許多人以為若有家傭幫忙,照顧者的壓力會減輕,但根據筆者在新加坡做的研究,有家傭幫忙的照顧者的心理壓力指數,其實比沒有家傭的照顧者更高。

事實是,許多外傭並無照顧殘障人士的知識和經驗,工作時需要照顧者悉心指導,反而令後者要兼顧的事情增多。加上很多外傭在完成合約後離職,每次「人事更替」對家屬而言都是「加倍艱辛」的日子。

六成受訪家屬失眠抑鬱 多不求助

數年前,一個關於家屬的研究,發現高達六成的受訪家屬精神狀况不佳,經常有焦慮、失眠和抑鬱徵狀。然而,絕大多數人沒有尋求任何協助,就像蠟燭一樣默默燃燒自己,直到倒下為止。很多時候悲劇的發生,不是因為照顧者不再愛護殘障家人,而是因為擔子實在過於沉重,加上看不到前路,無可奈何下覺得「長痛不如短痛」,結果以悲劇收場。

被視理所當然支援者 困境無人看見

照顧者的困境有時連當事人也不為意,皆因絕大部分的醫療和社福服務只為殘疾人士而設,家屬被視為理所當然的支援者,是悲劇的配角。早前在台灣有精神病患者的家屬問:「精神科醫生常要求我們配合親人的治療,又要定時對病者服藥與否作出監察回報;然而親人覆診時,陪診的家屬卻因為私隱問題而被趕出診症室。這種對家屬呼之則來,揮之則去的態度,是否有欠尊重,亦剝奪了家屬參與磋商的機會?」

資源集中殘障人士 互助組織欠支援

精神病患類別的殘疾,污名問題最嚴重,連帶照顧者也被附以標籤,被忽略、歧視。幸而近年在香港,由照顧者組成的互助組織有明顯的成長,如弱智人士家長聯會、家連家精神健康倡導協會等組織都勇於站出來,克服污名,接受記者訪問,在電台和鏡頭前分享自身故事和展開論述,情况令人鼓舞。然而資源依然只是流向殘障人士,家屬照顧者組織並未得到支持。

現時於醫管局接受治療的精神病患類別的殘疾人士逾20萬,2016/17年度的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病人達3.23萬,5年間升47%,反映香港社會愈來愈多家庭的持續需要。中國人社會強調人倫關係,家人之間互相照顧的信念很強,令很多父母、成人子女和配偶也不忍將照顧病者的工作完全「外判」予社福或醫療系統,更需要對照顧者提供有系統和長遠的支援。

文:謝樹基教授(香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趙雨龍博士(香港城市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副教授)、部分資料提供:劉頡偉(註冊社工)

編輯:梁敏德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頁首 帖首 在本分區發新帖 曾訪分區
重要提示:為免用戶蒙受損失及為公平起見, 一律嚴禁透露商戶或裝修師傅資料, 違者會被警告, 嚴重者將被禁言甚至禁訪本討論區, 敬請合作。 (詳情) (用戶守則)
抱歉! 你無權回帖。
如果你已建立帳戶但未登入, 請按此登入
你未建立帳戶? 請按此建立帳戶。(完全免費)
建立帳戶後請按此重載本頁

請按此瀏覽"重點帖子"! X
分區表  登記 登錄 頁首 回帖 搜索 頁尾 在本分區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