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營房屋討論區
主頁 » 本港基建與民生 » 公私營醫療 » 威院日籍外援 醫術超班熱誠過人
頁尾 帖尾 顯示所有留言 搜索某用戶之留言 回帖 在本分區發新帖 搜索本分區 搜索 支持鍵盤翻頁

威院日籍外援 醫術超班熱誠過人
親筆畫圖解釋手術 醫兼護職照顧病人



威院日籍醫生藤川拓也準備手術一絲不苟,包括親自繪畫仔細的模擬 . . . . . . (鍾林枝攝)




藤川與病人見面時總是笑容滿面,更會親自參與術後護理,例如與護 . . . . . . (鍾林枝攝)


圖5之4 - 藤川拓也其實住在威爾斯親王醫院附近,卻曾為施手術和病人術後照 . . . . . . (受訪者提供)










u-01594-8  
揀樓次序: P058613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明報專訊】妙手仁心無分國界,擅長胸腹主動脈手術的日籍醫生藤川拓也,今年2月應邀加入中大外科學系任心胸外科助理教授,並於中大的教學醫院(威爾斯親王醫院)執刀。藤川面對病人總是笑容滿面,甚至親自到深切治療部與護士一同為病人轉身;返回辦公室卻化身「工作狂」,每次準備手術均仔細繪畫模擬圖,助團隊理解手術過程。邀他加盟的威院心胸肺外科顧問醫生黃鴻亮說,藤川的住處其實就在醫院附近,但他曾連續3天留在威院,足見其工作熱情。


明報記者 袁樂婷

40歲的藤川拓也與香港的緣分始於2015年,當時他與黃鴻亮因參與國際交流而結識,今年初,藤川接到黃的電郵邀請來港,決定放棄原定前往比利時的計劃,落腳香港,成為現時136名向醫委會有限度註冊的醫生之一,亦是威院心胸外科目前唯一的海外醫生。藤川說,除了與黃的友情,亦希望在港參與更多不同類型的心臟手術。

助罕見心臟病人重生

藤川此前任職全日本主動脈手術次數最頻密的川崎幸病院(Kawasaki Aortic Center),全院每年約有500次開胸及胸腹手術,而藤川自己則累積參與逾300次開放式主動脈手術。黃鴻亮說,需接受這類手術的病人漸多,惟威院相關經驗少,加上醫生人手短缺,因此力邀藤川「江湖救急」。藤川亦不負眾望,來港半年間曾為24宗複雜手術操刀,包括搶救一名26歲馬凡氏綜合症患者。黃解釋,馬凡氏綜合症是罕見的嚴重心臟病,可隨時致命,倘藤川缺席,手術成功率小於50%。

「留院」三日照顧病人

港日交流除了帶來新技術,工作習慣不同亦迸出火花。黃鴻亮笑言藤川非常勤力,「他剛來時我比之前更忙,因不好意思比他早離開,但後來發現他是不離開(醫院)的」。黃說,藤川曾為了手術及跟進病人術後照顧,連續留院3天。藤川另一習慣是親自照顧病人,例如與護士合力為一名留醫深切治療部的婆婆翻身坐起。黃說,「(香港醫生)同樣會跟進病人情况,但多數給指示,甚少落手。」那名婆婆仍留醫,藤川至今仍會檢查其康復進度。

各處鄉村各處例,手術工具如接駁口止血劑、人造血管等,港日均有不同,藤川說需時適應,因此他在威院上班後第一件事,就是請黃鴻亮帶他檢查手術工具。黃說,「可能是日本人的傳統,準備手術一絲不苟,他會繪畫仔細的模擬圖,這對香港醫生來說並不常見,我們比較free style」。黃受藤川感染,亦開始習慣為複雜的手術程序畫圖。藤川解釋,要確保參與手術人員如麻醉科醫生、手術助理等,均清楚理解將要做什麼;他也會將模擬圖放入病歷,供其他醫生參考。

在日每月一天假 在港反輕鬆

香港醫護人手短缺,尤其是公立醫院,常見醫生忙得喘不過氣來,藤川卻覺得在港工作較輕鬆。他說川崎幸病院較忙碌,平均每個月只得一天假期。現時他有時間便到郊外走走,例如大嶼山、西貢等,下一次假期已定好要去橋嘴島,「這城市比我想像中更好」。然而,習慣衝鋒陷陣的人,似乎不容易真正停下來,像藤川,已主動向部門提出在非候命時間也可通知他返院協助緊急手術,難得他樂此不疲,「就算身在西貢也會回來(威院)」。

問到家人是否支持他離鄉別井,藤川說,同為外科醫生的妻子在福島的醫院上班,在日本時已不常聚頭,她也婉拒一同來港,唯有各自擠出空檔往返港日探望對方。旁人或許不理解,然而對工作滿腔熱誠,讓夫妻倆即使分隔異地,也似在並肩拚搏

u-01594-8  
揀樓次序: P058613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1查看名單


專長手術死亡率僅3% 遠勝國際.【明報專訊】藤川拓也擅長的胸腹主動脈置換術,主要針對患胸腹主動脈瘤或主動脈撕裂的病人。威爾斯親王醫院心胸肺外科顧問醫生黃鴻亮說,主動脈就如「青馬大橋」,心臟透過主動脈供血予其他器官,因此不能直接拆掉「大橋」,必須先接駁外置人工心肺,維持患者體內的循環系統,避免器官因缺血衰竭;同時降低患者體溫,減慢新陳代謝,便能減低器官負擔。他說手術過程複雜,併發症及死亡率高,必須謹慎計劃及操刀。

擅長胸腹主動脈置換術補威院不足

黃鴻亮解釋,膽固醇積聚令血管壁失去彈性,無法承受血流的衝擊而日漸膨脹,形成主動脈瘤,就如膨脹了的氣球,氣球愈大,爆破風險愈高。國際間胸腹主動脈置換術的死亡率達三成,川崎幸病院在這手術的成績斐然,整體死亡率僅約3%;威院過往極少做這手術。黃補充,胸腹主動脈瘤另可以腔內支架修補術治療,即在主動脈的膨脹部位放入支架,血液在支架內流動,隔絕其繼續衝擊老化血管。

此外,胸腹主動脈瘤不易察覺,不少隱性患者送入院時已情况嚴重。黃透露,威院早前普查約900名高血壓患者,超聲波檢查發現,當中近一成人有隱性主動脈發大而不自知。

u-01594-8  
揀樓次序: P058613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仁醫!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1查看名單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難得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GOOD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頁首 帖首 在本分區發新帖 曾訪分區 支持鍵盤翻頁
重要提示:為免用戶蒙受損失及為公平起見, 一律嚴禁透露商戶或裝修師傅資料, 違者會被警告, 嚴重者將被禁言甚至禁訪本討論區, 敬請合作。 (詳情) (用戶守則)
抱歉! 你無權回帖。
如果你已建立帳戶但未登入, 請按此登入
你未建立帳戶? 請按此建立帳戶。(完全免費)
建立帳戶後請按此重載本頁

香港醫生目錄 X
分區表  登記 登錄 頁首 回帖 搜索 頁尾 在本分區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