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營房屋討論區
主頁 » 休閒天地 » 資訊站 » 環保 » 觀鳥:科學、藝術、保育的結合
頁尾 帖尾 顯示所有留言 搜索某用戶之留言 回帖 在本分區發新帖 搜索本分區 搜索

觀鳥:科學、藝術、保育的結合
香港觀鳥會

香港觀鳥會是一個旨在欣賞,研究及保育香港鳥類及其自然生態的本地民間組織。

近十年來數碼相機的流行,以致更多人熱愛拍攝自然生態,尤其是拍攝鳥類生態。雀鳥色彩繽紛,又不難看見,加上香港是生物多樣性極豐富的地方,喜歡野生生物的朋友只要走到香港郊野,就可以欣賞過百種香港常見的雀鳥,把美麗事物拍攝下來是最自然不過的事,所以鳥類生態攝影近年非常流行。

追溯攝影術在 19 世紀初的誕生,到 20 世紀中後期開始普及,直至21世紀進入數碼年代,在早期使用菲林的年代,拍攝鳥類生態並非像今天般流行。試問一卷菲林 36 張,要拍多少卷菲林才能有一張好的雀鳥照片?現在不少朋友看見雀鳥時,手指可以牢牢按著快門不放!

攝影機未出現時,看見美麗的自然生態,人們會用什麼方式記錄那些美麗的事物呢?就是繪畫。

有「美國國寶」之稱的美國著名鳥類畫家約翰∙詹姆斯∙奧杜邦 (John James Audubon) , 19 世紀初由法國移民美國, 18 歲的奧杜邦很快被北美洲豐富的鳥類吸引,把自己全部時間投入美國的郊野,不但沉醉於觀鳥,更把牠們呈現在畫紙上。

他帶著幾百幅畫輾轉到達英國倫敦,再與出版商聯繫,自 1827 至 1839 年陸續出版四冊彩色印製的《美國鳥類 (Birds of America) 》,奧杜邦不單以繪畫記錄雀鳥,更詳細描述美國各種鳥類的生活。

能夠有如此水彩造詣,又能夠仔細觀察雀鳥生活,然後再以畫筆表達,並不是人人皆可以做到,而這亦是奧杜邦窮畢生之力完成的巨作。

奧杜邦的作品不但對科學研究及辨別鳥種有非常重要的貢獻,他的作品更處處流露著他尊重自然生態、尊重生命的理念,提醒後世要愛護自然、愛護環境。在英語世界,奧杜邦的名字是保護環境、愛護野生動物的象徵。為了紀念他的貢獻,於1905年成立、現時美國規模最大的保育組織 The National Audubon Society 更以他的名字命名,組織的宗旨正是保育及恢復自然生態,並以雀鳥、其他野生生物及其生境為主要的保育對象。

奧杜邦 435 件原稿畫作現時由紐約歷史學會收藏,而 170 多年前出版的原著印刷本現時只剩下 200 本,曾有人將珍藏的印刷本拍賣,最後以天價成交,成為 2010 年經濟學人 (The Economist) 最昂貴的十本書之一。全亞太區只有澳洲的維多利亞國立圖書館及日本明星大學擁有兩部原著。

踏入 21 世紀,有出版機構選擇以數碼科技重現這套寶貴的鳥類畫作,並於香港大學圖書館展出,展覽開幕禮將於 2016 年 11 月 21 日星期一下午五時於香港大學圖書館舉行,屆時香港觀鳥會執行委員及鳥類畫家余秀玲小姐將會在開幕禮分享「奧杜邦藝術品的啟示」。



展覽詳請:

日期:2016 年 11 月 21 至 12 月 5 日

時間:

上午 8:30 至晚上 10 時(星期一至五)

上午 8:30 至晚上 7 時(星期六)

上午10 時至晚上 7 時(星期日)

地點:香港大學圖書館展覽廳

更多資料

本帖最後由 cwc 於 2016-11-20 20:06:36 編輯
寶劍鋒從磨礪出
梅花香自苦寒來
一勤天下無難事
全民護港憑良知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1查看名單


回應 #1 cwc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快聽
慢…講
慢……動怒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命裡有時終需有,

命裡無時莫強求。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G1248XXX擴3, 2010年1月收藍咭, 2014年7月市轉擴3, 2014年10月派到水泉澳,超低層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U036 擴1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歡樂香江幸運星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頁首 帖首 在本分區發新帖 曾訪分區
重要提示:為免用戶蒙受損失及為公平起見, 一律嚴禁透露商戶或裝修師傅資料, 違者會被警告, 嚴重者將被禁言甚至禁訪本討論區, 敬請合作。 (詳情) (用戶守則)
抱歉! 你無權回帖。
如果你已建立帳戶但未登入, 請按此登入
你未建立帳戶? 請按此建立帳戶。(完全免費)
建立帳戶後請按此重載本頁

請按此瀏覽"重點帖子"! X
分區表  登記 登錄 頁首 回帖 搜索 頁尾 在本分區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