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營房屋討論區
主頁 » 本港基建與民生 » 公私營醫療 » 公院手術需排期4年  長者寸步痛歸心:無奈接受
頁尾 帖尾 顯示所有留言 搜索某用戶之留言 回帖 在本分區發新帖 搜索本分區 搜索 支持鍵盤翻頁

公院手術需排期4年  長者寸步痛歸心:無奈接受
  • 病床、醫護人手供不應求,病人苦候看專科、做手術成為常態。以骨科為例,截至2015年底,7個醫院聯網的骨科門診非緊急新症須等候1.1年至3.4年。若病情嚴重至須置換人工關節,輪候施手術也「大排長龍」,須等候1.1年至5.8年,新界西聯網等得最久,其次是港島西聯網。
  • 在香港仔華富邨居住40多年的陳群笑,撐着枴杖一邊走路,74歲的她拍拍左膝說,「軟組織已蝕掉,骨與骨之間磨擦,一走路就痛。」去年8月,醫生安排她做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但手術期是4年後,即2019年。

陳婆婆 (啡衫) 及溫婆婆 (黑衫) 正等候置換人工膝蓋關節。(李孫彤攝)

膝痛難耐 走10分鐘要休息


陳婆婆早年患坐骨神經痛,近年膝痛浮現。手術期尚未到,她只好接受針灸紓緩痛症,每兩星期一次,每次300元,她不能一口氣走得遠,走10分鐘便得休息。當膝痛致難入眠,她便吃止痛藥、塗藥膏。她坦言,若向私家醫生求診,換人工膝關節需十多萬元,「負擔不起,就接受排隊囉。」現時不少長期病患者在公院求診,「好話唔好聽,最後那幾年都要忍受這些痛苦,好多長者都無奈。」她留意到醫院人手不足,病人又多,有街坊未輪候到服務已過世,自己「等得就等」。





不埋怨輪候6年 病床不應減


81歲溫杏蓮的膝痛更嚴重,每當出門,便要套上護膝及持枴杖,早晚服止痛藥。她輪候6年才能動手術。她同時患糖尿病、心臟病,早年接受心臟通波仔和白內障手術,現時要注射胰島素針。礙於多病患,她擔心自己無法承受大手術,「排6年,我也不會埋怨。」

溫婆婆捱過不少「辛苦工」,曾在船廠當廚工,烹煮數十人的飯菜;又曾在酒店當洗碗工。她不時出入醫院,感受到醫護人員的壓力 :「我不批評醫生,次次我都順利,會給他們滿分。」




陳婆婆每走十分鐘便得休息。(李孫彤攝)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醫療系統壓力漸增 香港能否應付人口老化?
  • 病床對人口比例要多少才足夠?到底香港的病床和醫護人手,又夠不夠?
  • 翻查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定義(註),香港的病床數目由2003年的 4.5 張,緩慢下滑至 2013 年的 4 張,但仍比一些發達國家如新加坡(3.2張)、丹麥(3.1張)、英國(2.8張)、瑞典(2.6張)為多。

本港的醫生對人口比例稍有上升,由2003年的 1.6人,至2014年的 1.9人,但仍較其他地區相對為低。(梁鵬威攝)

世界衛生組織(WHO)在2009年的世界健康統計報告中描述,病床密度並沒有固定的標準,同一個密度對於一些國家可能已經足夠,但置於另一國家則屬短缺,須視乎當地的人口構成、疾病普遍程度等因素判斷。除了部分地區如韓國、中國、新西蘭等病床密度數字有上升,其他國家普遍有下跌的趨勢。





病床密度無固定標準 醫護標準較明確


不過,世衛對醫護人員數目(醫生、護士及助產士)則有較明確的標準,每千名人口最低的醫護人員數目為 2.3 名(按2010年標準計算),方可維持基礎醫療護理服務,全球有45個國家的醫護人員數目低於該水平,以第三世界國家為主,包括尼日利亞、烏干達、乍得共和國、幾內亞共和國等。

本港食物及衛生局網站引述國際經合組織(OECD)等的數據,列出了世界不同地區每千名人口持牌醫生與持牌護士的數目。根據該網站,本港的醫生對人口比例稍有上升,由2003年的 1.6人,至2014年的 1.9人,但仍較其他地區相對為低,如英國(3.7名)、新西蘭(3.4名)、新加坡(3.0名),近年的數字與中國(2.1名)、台灣(1.8名)等相若。





本港護士對人口比例則反覆,2003年為每千名人口護士人數為6.5人,到2000年代中期一度跌至5.2人, 2014年回升至6.6人。根據統計處資料,在2008年,註冊及登記護士總人數明顯下降,是因為2005年有超過9000名護士的姓名根據《護士註冊條例》從名冊中除去。


綜合兩項數字,本港醫護人口數目比例尚未觸及危險水平,但隨着求診人數持續上升及疾病流行高峰等多個因素下,醫療系統必定會面臨愈來愈大的壓力,現有的服務水平,是否可以持續?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1查看名單


U036 擴1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無錢就係苦
市2
1268
I love Dog so much but I won't offence the rules as well,
any evidence proved to against the rules, go ahead to complain, catch me if you can!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人口老化,令到老人科和骨科的求診個案增加,壓力巨大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未如理想。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頁首 帖首 在本分區發新帖 曾訪分區 支持鍵盤翻頁
重要提示:為免用戶蒙受損失及為公平起見, 一律嚴禁透露商戶或裝修師傅資料, 違者會被警告, 嚴重者將被禁言甚至禁訪本討論區, 敬請合作。 (詳情) (用戶守則)
抱歉! 你無權回帖。
如果你已建立帳戶但未登入, 請按此登入
你未建立帳戶? 請按此建立帳戶。(完全免費)
建立帳戶後請按此重載本頁

公屋申請速報系統 X
分區表  登記 登錄 頁首 回帖 搜索 頁尾 在本分區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