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營房屋討論區
主頁 » 休閒天地 » 資訊站 » 教兒育女 » 路怒父母的社會支持在哪裡?
頁尾 帖尾 顯示所有留言 搜索某用戶之留言 回帖 在本分區發新帖 搜索本分區 搜索

路怒父母的社會支持在哪裡?
當「日常」與「通報單」只是一線之隔

10 月 16 日,臺中社會局獲通報,朱姓單親媽媽多次在社區大庭廣眾下打罵讀小四的女兒,社區住戶屢勸無效,檢舉人提出女童在電梯內遭母親粗暴狠扯頭髮的影片,當夜社會局緊急將女童安置。

因為有「明確」的肢體暴力,女童進入兒少保護,朱姓媽媽也必須接受親職教育,換句話說,明確可鑒的「肢體」暴力致使這個家庭進入服務。然而對孩子而言,所承受的傷害,真的只有肢體暴力嗎?

在新聞中,和父母「路怒」有關的事件並不罕見,民眾拍下並引發後續討論,追蹤報導往往可見路怒背後的隱情,呈現家庭在經濟、社會支持的單薄與弱勢。而在生活中,父母「路怒」的現象亦充斥城市各角落:女性照顧者(媽媽)較常以轉身離開的方式向孩子表達憤怒,孩子則在身後尾隨哭泣;男性照顧者(爸爸)則以「大聲訓示」、講道理居多,這些景象讓駐足觀看者感到窘迫,干預、不干預都無所適從,但也讓我們好奇,路怒父母的內在是否有我們不解的隱情與脈絡?

多數人渴望自己是正向、「有能」的父母形象,「路怒」這個話題實在不易談論,許多父母接受採訪時表示,自己已經「遺忘」了當時的情境,或對這樣的心情「開不了口」。NPOst 採訪到 4 位背景迥異、較常發生路怒的父母,從各自的敘事角度一探路怒現象背後的複雜成因:憤怒當下,究竟是什麼議題扣連著壓斷了理智線?懊惱之餘,又怎麼進入深度的自我對話?養兒育女,又是一份怎樣的甜蜜與沉重。

複雜的家庭動力,因為壓抑而路怒

「我身體裡住著 2 個人,時而慈愛,時而猙獰到我自己都不認得。」傳統大家庭的長媳阿繪這麼形容自己,回憶起印象最深刻的路怒經驗:「孩子大約 3 歲時因流感住院一週,我是唯一的照顧者,眼看著他熱痙攣、燒燒退退,心裡其實很痛苦。」那時夫家長輩頻頻表示:「沒有那麼嚴重,出院就好了。」

聽著這些不痛不癢的話,阿繪的焦慮在忙碌的陪病中從未有機會吐露,出院後孩子尚未完全康復,長輩在阿繪反對下抱著孩子出門買玩具,「孩子聽到我說『不行』還是出門了,那個畫面讓我很火大。後來我衝去百貨公司找他們,看見孩子高興抱著新買的玩具,我衝過去扯開玩具打他的手心⋯⋯」單就這個畫面來說,讓人們對阿繪的歇斯底里感到不解、對驚愕傷心的孩子感到心疼。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而阿繪提起,路怒前後,「聽覺」往往占了關鍵地位,「例如孩子一直問問題,一開始我當然會很溫柔的回應,直到回應的速率跟不上他逼問的速度。」阿繪形容這些聲音在自己的腦袋裡,好像一直往上「堆疊」的積木,然後會在一瞬間「崩塌」:「到底有完沒完!閉嘴!」

「聽覺」的敏銳與否跟家庭生活有關,「我們是大家庭,光吃飯這件事,身為媳婦就不能好好吃,大家的意見很多,有些人覺得要用剪刀剪食物,有些人覺得不必、按照孩子的食量添了飯菜,公公卻嫌少、一下婆婆又責問你為什麼沒有幫孩子夾哪個菜,你就要趕快站起來幫孩子弄,或是解釋說:『那個菜有夾過了。』。」阿繪說:「結婚這麼多年,真的感覺沒好好吃過一頓飯。」久而久之阿繪的「聽覺」被訓練的很靈敏,可以聽見任何家庭成員的評論,卻聽不見自己孩子的需求。

然而在公共場合發怒,不會感到困窘嗎?對於這個提問,阿繪說:「做父母的被困窘習慣了。孩子在生活的細節處,會製造很多困窘給你。」例如聚餐時大家坐定後,阿繪也期待好好吃頓飯,這時候孩子卻說他要「大便」,「吃飯的時候,他想要大便,跟他講過很多次,不要在大家面前這樣說,但他仍舊這樣⋯⋯」

一般人感覺的「丟臉」,是「父母」這個角色常常經歷的,「有時候會覺得孩子好像要把很多美好的經驗『磨』掉,在我們心裡有一個恐懼──孩子沒有同理心,覺得孩子隨時要『弄』我、覺得自己被威脅,更多時候是『無助』比較多,不曉得怎麼跟他相處,覺得小孩子似乎沒有辦法講道理,不管講多少次都無法記得,想說兇一點會不會比較記得。」這樣說來「路怒」似乎不完全受制於非理性因素。

在大家庭中,阿繪一直沒有辦法照自己的意志管教孩子,「例如我希望孩子自己吃飯,但公婆就覺得:『你為什麼不餵他?』」她發展出的生存策略是盡量忍耐,用所有家庭成員都不會有微詞的方式教養孩子,同時一直有被監視的感覺,「所以離開家到公共場合反而自由,覺得『終於可以愛怎麼管就怎麼管』,也好像要把平常累積的那些不開心一股腦宣洩出來。」阿繪認為,在路怒的情境下,如果外人來勸阻(包括自己娘家的媽媽),好像都會適得其反:「我會更加生氣,因為這讓我聯想到平常無法做主的自己。」

知道自己不能哭,於是任憑女兒哭

然而,類似阿繪這樣「壓抑」而後「路怒」的經驗類型,其實並不侷限於「婆家」。單親媽媽 Alice 未婚生子後,與「娘家」同住,卻也面對相似的家庭動力:「我的壓力來源來自父母,他們是我的父母,在用詞上因此更加直接。」Alice 忘不掉一個畫面:「女兒剛出生時,腸絞痛常常哭,我爸爸跑來房間門口瞪著我們,責問:『妳做母親的,為什麼沒有能力安撫她?妳會吵到別的鄰居。』這個畫面在當時讓我感覺非常傷痛。」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也因此,孩子大一點方便帶進帶出後,Alice 便常離開家,在城市各角落構築他們的親子時光,「有時我們在便利商店用餐,我就順便把功課看一看」。孩子 3 歲時,較常發生的路怒經驗是:「2 + 3 = 5,這麼簡單,妳為什麼都聽不懂!」Alice 會咆哮著:「我已經拿東西給你看了,妳為什麼還是數不出來!」憤怒當下聯想到的是:「如果她考不好,我父母會罵我。」Alice 當然也會意識到旁人的眼光:「店員一定覺得我是一個很爛的媽媽,周遭的人對我的評價一定很低,可是我沒有辦法克制。」

「我的情緒需要宣洩,但不適合在任何人面前,我習慣帶著她去校園散步,會在某個大家看不到的地方大哭,女兒看到會對我說:『媽媽,妳感冒,流鼻涕了。』」女兒進入學齡後,Alice 盡量不在她面前展現脆弱,「我通常會去看電影,利用電影院黑漆漆的,大家都看電影,沒有人注意到你時哭。那時候,我會覺得不用再偽裝。」即便和女兒一起看輕鬆的卡通,Alice 也會掉淚:「我發現,其實我們平常不哭,不是因為心裡不悲傷,而是知道自己不能哭。」

有時,Alice 會「任憑」女兒在公共場合大哭,「我沒有去阻止她,因為我被壓抑慣了,我不想要壓抑我的女兒,就像我的父母壓抑我。妳可以在路上大哭,也未必是一件不好的事。」也因此,外顯來看是一個路怒、不理會女兒感受的媽媽,但內在運作著阿繪的體會與看法:「那種時候我最需要的是『leave us along』(別管我們!),讓我們把事情處理完,讓我跟女兒的情緒都宣洩掉。」
不敢在夫妻關係中起衝突,對孩子起衝突「比較容易」

於受暴婦女領域服務多年的社工師小陳,認為自己的路怒行為來自非常嚴格的先生,「他對於孩子的很多細節都很重視,很多層面都非常焦慮,比如看到其他小朋友用球丟兒子,兒子當下沒有閃躲,他會立刻暴怒、突然拉著兒子的手離開,他的心情原本是心疼兒子,但他選擇用『罵』和說教的方式,告訴兒子他所重視的事情:『你不可以被欺負!』」

小陳認為自己某種程度承接了先生的焦慮,育兒的頭幾年路怒的情形比較嚴重:「例如搭電梯的時候,兒子有時不給我牽手,一講再講還是不聽,我就會開始抓狂,我會直接聯想到我先生對我的要求,然後反映在兒子身上,直接飆高聲音罵他:『你不曉得爸爸會怎樣嗎?你等下跌倒爸爸會開始生氣,為什麼還要這樣?』」小陳開始重複所有先生可能會有的擔心和想像,「對我來說這已經不是講道理,而是抓狂了。冷靜下來之後你會想,其實他也才 3 歲,對他講這些,我到底是在幹嘛?」

矛盾的是,這樣失控猙獰的模樣,小陳有時害怕被先生看到,有時又好像故意要演給他看,「這幾年比較清楚意識到,我把我們夫妻關係的不滿投射在孩子身上。」小陳服務的族群是家暴婦女,她自己長年受性別平等的養成與薰陶,但她形容自己還是「很華人」,婚姻生活中不太直接與先生起衝突,「我會盡量想,算了,忍過去。」但小陳也發現到自己身上的「不一致」:跟孩子衝突,比跟身為「成人」的先生容易得多,「好像我們都把暴力投射在比較弱小的對象身上。」

其實這樣迴避衝突的心境,不只運作於女性。路怒爸爸 Eric 在職場上處理衝突游刃有餘,但在家庭生活裡,卻也運作著相同的「迴避」:「在公共場合,我的理智線會斷掉通常是因為看到孩子一直『盧』我太太,而太太對孩子的需求沒有回應,我看到這個畫面會心生不滿:『妳為什麼要這個樣子?』這些情境讓我緊繃,我就會大聲訓斥。但因為通常小孩剛好有犯錯,所以我會先針對小孩,憤怒也會轉嫁到小孩身上。」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跟孩子一起,努力面對世界

路怒後,孩子的心受傷了,父母狼狽又尷尬,社工師小陳是這樣收尾的:「半小時後,我會跟兒子說:『對不起⋯⋯媽媽是因為⋯⋯才會這麼生氣』,把我心裡的每一層講給他聽,問他:『你願意原諒我嗎?』然後跟兒子抱一下。」這一方面出自社工的養成,一方面小陳記得在自己成長的過程,父親也曾在暴怒後選擇寫信跟小陳道歉:「雖然之後父親依然故我,但回想起來,記憶裡會有這個畫面,覺得父親有真實的情緒,跟他感覺比較親近。」

現在如果小陳在路上看到路怒的家長,駐足觀看的時間會比自己還沒當媽媽的時候長,「我不會明目張膽的看,會假裝沒事,坐在旁邊,因為家長如果察覺到路人的『側目』,通常會更火大,可能會拉長說教時間,或是壓低聲量但更嚴厲。」知道家長當下正經歷的張力已經很大,小陳不會馬上插手:「兒子有時候又很愛問,我會故意解釋給兒子聽:『每個爸爸媽媽都會有壓力很大的時候⋯⋯』讓路怒的家長知道,其實有其他人知道你的心情、給予他們支持。」

耐人尋味的是,4 位受訪的路怒父母經歷這些親職困擾,卻都不曾向正式單位求助。Alice 習於運用同質的網路社群(如單親媽媽社團)抒發心情、互相打氣,也在宗教、靈性的範疇得到一些協助:「我信仰的宗教,讓我相信我們不曾孤單,這觸及到我內心深處身為單親媽媽的需要。」

小陳認為女性對「自我」的照顧在生活中常被「重新排序」或省略消除,「媽媽其實要的不多,如果可以偷一點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其實就很開心。我偶爾會請個假,然後去按摩。對我來說偷一點這樣的時間,回到家裡,也比較有能量跟孩子相處。」

Eric 則認為:「現在資訊獲得很方便,不一定要面對面,如果要使用諮商,我覺得雙方都要到,單方面的『訴苦』,可能不是我想要的。」阿繪則擔心不在傳統婚姻框架中的助人者,可能聽不懂她的糾葛,倒是曾經嘗試看精神科,「醫生開藥給我,其實我都沒有吃,藥袋後來被先生看到,他非常驚訝,想知道我到底發生什麼事。」意外的契機讓阿繪有勇氣跟先生袒露感受,先生變得比較支持她,阿繪也較有能量歸納讓自己情緒不穩的情境:「現在我不會勉強自己參與所有的家族聚會,我的『自我照顧』就是利用孩子上學時好好的吃一頓早餐,光是理解到自己的這個需求,就讓我很開心。」

阿繪常在深夜瀏覽小孩照片,對她來說是情緒的自省與沉澱,「幼兒園畢業照裡,我的孩子不開心。他那天本來快快樂樂出門,但因為上學路上被我罵了一頓,照片裡他盡力擠出笑容。」阿繪看到這張照片會想掉淚,「孩子很努力的面對這個世界,我也要努力當一個好媽媽。」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日常」與「通報單」,僅一線之隔

Alice 則提起一樁令人心折的回憶,「女兒 1 歲多的時候,我對她說過很殘忍的話:『我不要妳了,我要把妳丟到垃圾桶。』當時女兒默默的看著我,然後轉身背對我:『妳要吃什麼吐司,我做給妳吃』。」被這突如其來的一問,Alice 的心情緩和下來:「我要吃巧克力。」女兒說:「好,我來做巧克力吐司。」Alice 感受到,孩子對大人的愛,往往是無條件的。

相對於路怒媽媽心裡很多的轉折,路怒爸爸 Eric 的思考比較放在大環境對父母角色的形塑,如職場的請假制度:「夫妻 2 人都要上班,小孩卻生病了,這種『突發』狀況讓我痛苦指數最高,如果沒有好的方式去解決,就會演變成更大的衝突。」Eric 也認為臺灣的公共空間不是友善的育兒環境,必須時時警惕,因而父母在公共場合就很緊繃,容易因為孩子的危險舉動而發飆。孩子如果掙脫父母的手自行探索,父母的焦慮感馬上會扣聯到交通意外或對於社會案件的恐懼,「有時不完全是孩子的舉動危險,而是環境中的危險因子太多。」Eric 說。

因為生兒育女後面對過這些窘境,服務案主時,小陳的立場和態度就比較寬容:「我的工作很常碰觸到夫妻衝突衍生的親子困擾,以前會覺得這些事情很『大』、很嚴重,當我自己經歷這些,才儼然發現這是夫妻關係、家庭生活的『日常』,有些人的日常可能很容易擦槍走火、變成『通報單』,而有些人的日常,他們可以用一些方式解決,閃一下、躲一下,等情緒緩和一點再來處理。」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父母有可能「恨」孩子嗎?

父母會不會「恨」子女?對子女有多大比例負面的情緒、負面情緒又從何而來?這些議題能不能公開提問並討論?這些往往被為人父母者所壓抑逃避的感受,其實精神分析領域早有學者討論。文化大學心輔系教授洪雅琴於 2013 年寫成《論母嬰之愛恨交織》(註),便探討母親對嬰兒的忌羨與攻擊等原始本能──

生兒育女是一個人們期待自己有能力去承擔的關係、責任或角色,但對很多沒有準備好的人、沒有被照顧過的人、生命階段不合適的人,簡言之就是內外資源都不夠的人,就會覺得孩子在指控你的「沒有」與「無能」,耗竭時父母的「內在小孩」也會跑出來,萌生這樣的念頭:「那,誰來照顧我?」,或「你要的,我小時候也從來沒有得到過,你憑什麼跟我要?」
媽媽內心的小孩,呈現出「路怒」表相

「照顧」勾出父母早期生活裡依附關係的品質、生命過程中的創傷,洪雅琴表示「產後憂鬱」並不是一個突然「罹患」或「得到」的疾病,「孩子的照顧是很驚人的需求,而且這個需求不會停,母親原本的生活和角色完全被剝奪。」因此產後首個月的憂鬱是多數母親的共同經驗。

但隨後母親會不會落入憂鬱的風險,「支持系統」占據重要地位,「若母親有一個協助照顧嬰兒的角色可茲模範,她會獲得安全感,領略到養育孩子不是完全靠自己。」洪雅琴說。但若母親經歷到的是負面的,諸如對於母親身為照顧者的不耐煩、不信任、奚落或照顧上的「爭奪」,都可能演變為複雜難解的情結──孩子不是我的、孩子突顯出我的弱點、孩子是一個共謀企圖傷害我的人。


隨著孩子漸長,生涯的變動有時能夠幫助憂鬱的母親跨越,「有些媽媽上班後症狀會緩減,她除了不擅長母職,其他功能都很好,她的貢獻就轉變成,為自己的孩子找一個比較適合的照顧者,例如稱職的保母。當然這也有衍生的問題,孩子跟媽媽可能就沒那麼親近。」但若母親欠缺生活上的改變、支持系統也仍舊不足,憂鬱狀態可能持續多年,甚至綿延至孩子跨入學齡期。

例如,長媳阿繪和單親媽媽 Alice 在孩子邁入學齡期後,仍未從糾結中釋放:「我現在沒把你(孩子)顧好,我爸媽(公婆)會罵我。」這種焦慮無形中轉為對孩子的敵意,外顯於我們看到的「路怒」狀態。對此,洪雅琴表示:「有沒有注意到她們描述這些事的語氣都像小朋友?怕公婆會念、怕爸媽會罵⋯⋯她沒有在當媽媽,她是在當小孩。只要當小孩,她的孩子就不會有一個真的媽媽、一個有主體性的成人,也不需要去在意父母(公婆)怎麼想。」

洪雅琴鼓勵父母接受個別諮商,諮商能夠幫助父母的內在小孩較快速的長大:「花一些時間做內在的探索,你得到了信心和成就感,你的孩子才能得到一個真正的父/母親。」洪雅琴也鼓勵父母開放自我:「去找一個支持者,自己的媽媽也好、同事或家醫科醫師也好,不要覺得丟臉,去開口問你真正感到困擾的育兒問題。」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別讓旁人的眼光左右了孩子的教育

萬華婦女中心副主任周佳儀和洪雅琴看法相近,她認為當父母的祕訣在於「不需要在意別人怎麼想」:「我孩子很小的時候,也有段時間我帶出去都很緊張,很怕別人批評,即便出門前頻頻提醒:『等下不可以怎麼樣喔!』但出門後所有的『不可以』都會失效。」因而許多父母在公共場合會用「食物」轉移孩子的注意力,讓孩子先「閉嘴」再說,但這種策略沒有辦法讓孩子有正向的學習與連結──我做了一個錯的事情,但媽媽塞了一顆糖給我?

爾後周佳儀思考:「我為什麼要這麼在意別人的眼光?觀察並理解我的孩子當時的狀態才是最重要的事。」因此,周佳儀鼓勵為人父母者切勿向內苛責:「不是我們管教很差,一定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我們可以從現在開始學。」

婦女中心的育兒友善園往往上演著父母容易遭逢的親職困擾,「這個空間也讓我們對父母的『路怒』現象有了服務介入的契機。」經常發生的情形是父母準備回家而孩子玩得正盡興、孩子不配合也不願收玩具、家長叫不聽聲量變大、拉扯孩子等。由於家長對外人的介入通常會比較防衛,社工採取的做法是先處理孩子:「來喔,我們都要收玩具,我們可以怎麼收⋯⋯」整理完社工就會問孩子:「你的爸爸媽媽是誰呢?」然後與家長聊天、關心孩子在家裡的情形。

社工員會先同理家長:「孩子在這個階段有這樣的行為,其實很正常。」中心社工員雖以未婚居多,但都親身參與親職團體,對於幼兒各階段的知識有所涉獵與掌握,能快速切入重點、讓家長卸下心防,「家長可能就會打開話匣子:『對啊,孩子在家裡都叫不聽,就拿他沒辦法』,我們就有契機介紹服務:『有一些親職技巧,是可以學習的』,邀請他們來參加親職團體。」

都是媽媽沒教好?拉進父親的親職角色

在過去,親職團體幾乎只有媽媽參加,中心因此有意識的想翻轉既定的性別框架,而育兒友善園提供了改變的契機,「爸爸也開始會帶著嬰幼兒來,通常是星期六下午。男性的比例越來越高,雖然常常在旁邊滑手機,還有睡著的,但我們覺得這都是好現象,因為男性找到了一個讓他安心休憩/育兒的資源。」

「我們發現,男性比較需要具體的知識,他希望學到一些具體的方法帶回家用。」有些家長之前聽理論聽疲乏了,可能試過覺得沒有用,就對學習親職技巧這件事灰心了。因此親職團體找來了職能治療師:「職能治療會運用簡單的方法教家長陪玩互動,在現場觀察孩子時,治療師也能直接跟家長討論孩子的狀況,達到『個別化』的效果。」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另一方面,爸爸在團體中看到其他家長的類似困境,就不會認為孩子教不好是媽媽個人的問題,這樣的努力讓社區父母的性平面貌逐漸浮現,「中心的親職團體,夫妻一起參加的比例大概 3 成。」運用團體的支持力量,也帶來社區融合,「有些單親媽媽可能原生家庭的狀況也不好,因此她們的支持後盾是非常有限的。在團體中,她們才能找到社區內互助的夥伴、去建立一個嶄新的人際網絡。」

周佳儀認為,有親職困擾的父母,可優先向各區婦女中心諮詢,「雖然在我們社區的求助類型中,福利諮詢和經濟補助占最大比例,但這通常也是親職服務介入的契機。」這引發我們思考,父母往往希望給孩子「最好」的資源,卻往往認為「最好」就是最貴,認為購買而來的服務才會是好服務。

這個迷思是否稀釋了「互助」和社區意識的價值,也形塑了教養的階層化?使得社經地位「頂」層的父母有條件以「購買服務」來獨立完成教養需求,但反過來說,是否也限制了他們向外求助的契機與動機、更不容易將親職困擾說出口?

不會求助的父母,造就無法求助的孩子

陪伴臺灣走過半世紀的張老師 1980 專線,據其統計發現,求助類型有 1/3 是家庭問題,其中大部分是父母與「青少年」子女的關係困擾。然而,對於教養幼兒的親職困擾求助比例卻微乎其微,近乎沒有,對照於頻繁的「路怒」現象,這個斷層顯示了父母在求助上的卻步及沉默。

多數父母對正式單位的求助卻步,將親職困擾寄情於無遠弗屆的網路,單親媽媽 Alice 就表示,在網路上宣洩往往可以得到秒回按讚,是非常立即性的支持,但同時也感覺多數回應是情緒性、非常主觀的,若要得到真正的幫助,似乎還是得向專業請教。臺北張老師的徐茂弘組長則認為,網路回饋比較沒有辦法陪當事人看見「過去經驗」對個體的限制及影響。

徐茂弘強調,父母的「路怒」現象要回到文化裡檢視:「我們從小到大都在學習如何控制自己,不被鼓勵思考、探索內在,甚至不允許你有這樣的需求。」社會的要求如同父母的要求,父母的要求也如同社會的要求──就照這樣的常規走下去,不要有任何的想法或情緒,這樣的小孩總能被認為是最「乖」的。

有朝一日,小孩成了「父母」,看著孩子的種種不受控,「我小時候可以做得到,你為什麼做不到?」只能在記憶裡搜尋當初父母對待他的方式、最激烈又印象最深刻的手段,用直接的發怒試圖讓孩子停止原本的行為。也因此,徐茂弘看待父母的「路怒」,不會把重點放在孩子的「行為」上,而是放在「成人」如何面對不可控及隨後湧生的無力感:「1980 專線及網路諮商是免費的,隱匿性及可近性也高,我認為會是照顧心理健康較容易入門的起點。」

北市家暴中心兒少保組長黃瑞雯表示,父母的「路怒」在整體的通報比例中雖然不高,不到 1%,但確實有增加的趨勢。有些民眾在路上看到時會拍下來,然後打 113(全國婦幼保護專線),隨後把影片傳送,也有人記下重要的人、事、時、地、物,而有些人則會在媒體上揭露,「那也是我們其中一個受案來源。」

所幸大部分民眾通報的父母「路怒」,經訪視了解,確認施暴的比例「低」,至於如何判別看到的現象有無通報的必要,黃瑞雯表示:「如果你覺得家長處罰的方式是很不利於孩子成長的,或有明確的肢體暴力,我會建議民眾出面制止,或記下重要的特徵進行通報。」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少子化讓父母背負過高期待

從事家暴業務多年,黃瑞雯觀察這 10、20 年間臺灣社會家庭的更迭,她認為過往世代讓孩子自己學習、成長,父母對孩子的掌控性較少、摩擦反而沒這麼明顯。現代社會兒童保護意識抬頭,「少子化」也使得這個世代的父母被高度期待:密集的陪伴孩子、給孩子良好的教育、互競的物質條件,加上現代社會普遍經歷的「時間緊迫」,父母也有自己跨不過的焦慮與難關,黃瑞雯認為這些高期待產生的高壓力,對孩子、對父母,都不是好事。


對此,周佳儀也頗有感觸,認為父母和孩子都不應給自己這麼高的標準:「有些育兒書講的是無後顧之憂的理想狀態,到現實面沒辦法應用,挫折感就由此而來。」例如建議父母全然以孩子的作息為主,使得父母失去自己、孩子也未嘗受益:「孩子無法理解大人為什麼有時候不能陪他,或以為媽媽本該『隨傳隨到』。如果孩子每天看到一個『犧牲奉獻』的媽媽,未來在自己的親密關係裡,也極可能以此為圖像。」

因此,惟有父母自己也很認真的經營生活、示範一個「人」在社會上好好生活的樣態,孩子才能理解「社會」是怎麼運作的。周佳儀也強調父母「自我照顧」的重要:「自我照顧並不是隨心所欲的把孩子丟下,去做你任何你想做的事,而是運用資源去經營生活。」例如婦女中心曾舉辦瑜珈體驗,邀請父母參加,並安排專人協助照顧孩子,讓父母能夠專心投入。

兒少保護工作無法只靠社政完成

事實上,兒童/少年保業務非常細緻龐雜,通報後社工員必須針對家中的施虐者、兒童/少年特質、家庭結構來綜合評估,才能判斷是否需要後續追蹤及處遇,並建議執行時數及方式究竟是諮商、夫妻晤談、自我照顧或情緒控制等。這樣的評估很重要,影響了父母能不能得到切合他們需要的資源或知識。


同時,為避免標籤化,臺北市家暴防治中心從去年開始發展出「親職達人護照」措施,不獨用行政處分裁處模式,而是希望改變家長的觀念:「上課不是處罰,而是可運用的資源,身為父母是一個終身學習的過程。」然而這些努力都需要社工員切身與案家建立關係才能推動。社工員處於個管位置,承接風險管控的期待,姑且不論此期待是否強求,可以確定的是,兒少保護工作沒有辦法只靠社政完成。

回憶起 2005 的「邱小妹」,也是一樁父母「路怒」事件,當時察覺有異因而報案的是 7-11 的店員,近來幾起兒虐或路怒事件的舉發,幾乎也都是鄰里發揮力量。無論是向外求助的管道與資源,還是守望相助的通報,「社區」的緊密關係似乎是引頸眺望更佳的家庭政策之餘,目前唾手可及的解方。

暢銷小說《小屋》當中提到:「孩子被保護,是因為被愛,不是因為孩子有權利被保護。」這句話看似深奧,其實簡單──我們是否能打造一個對孩子有愛的社群與社會,而非為了「保護的義務」去扛起父母的身分?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大媽吾好隨地屙屎。屙完屎要抆屎。 香港太多人。大陸佬  大媽吾好黎喇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頁首 帖首 在本分區發新帖 曾訪分區
重要提示:為免用戶蒙受損失及為公平起見, 一律嚴禁透露商戶或裝修師傅資料, 違者會被警告, 嚴重者將被禁言甚至禁訪本討論區, 敬請合作。 (詳情) (用戶守則)
抱歉! 你無權回帖。
如果你已建立帳戶但未登入, 請按此登入
你未建立帳戶? 請按此建立帳戶。(完全免費)
建立帳戶後請按此重載本頁

請按此瀏覽"重點帖子"! X
分區表  登記 登錄 頁首 回帖 搜索 頁尾 在本分區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