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營房屋討論區
主頁 » 公共出租房屋 » 新界公屋 » 街坊帶遊全港最靚歐陸公屋--沙頭角邨
頁尾 帖尾 顯示所有留言 搜索某用戶之留言 回帖 在本分區發新帖 搜索本分區 搜索
含上傳圖片/文件之留言 顯示所有留言

街坊帶遊全港最靚歐陸公屋--沙頭角邨
區內得一間銀行 打風可能走唔到 居民:寧願住市區

沙頭角,一個離我們很遠的名字,可能很多人也只知道是禁區,所以從未踏足這個神秘的地方。這次我們嘗試走進沙頭角墟,了解這裏的居民是如何生活。

沙頭角位於香港北部,連接內地鹽田區。在1951年時被港英政府列入禁區,但在2012年政府決定開放部份禁區範圍。故現在只有沙頭角墟一帶仍屬禁區範圍。如果想出入禁區範圍的話,須要由禁區內居民擔保申請禁區紙。現時沙頭角有約3,000人,當中大部份人也是居住於全港唯一一條座落於禁區的公共屋邨——沙頭角邨。

80年代末時,政府決定拆卸鹽寮下棚屋區。同時交由房協興建全港第二個「郊區公共房屋」的項目。當時興建了4期,51座的公屋,以安置過千名居民。直到2017年,第五期迎海樓亦落成入伙,沙頭角邨更被稱為全港最靚公屋。以迎海樓為例,它除了有較新的大堂外,一樓更有公眾休憩地方和遊樂健身設施,甚至連走廊位置也比普通公屋來得亮麗。如果在高層的公共空間更多可以直望海景﹗而首4期的設計跟迎海樓也有點分別,它們並沒有地下大堂。居民可以直接上樓梯回家。

「低層(面積)會較大,約是5人以上的單位,而且他們可以直接在屋外晾衣,就不用像我們要使用露台位置,屋內的空間又會再大一點。」在沙頭角居住逾20年的Chloe指,這些約5至6層高的公屋,住得越高空間便越少。而她的家約有400平方呎,一房一廳。與一般公屋相比,這裏的廚房有一間小儲物室。而洗手間空間亦比舊式公屋大,不是濕廁。不過當中最特別的一定是露台,「朋友(來到後)會很驚訝,為甚麼這裏的公屋這麼矮,只有五層。其次是這個露台為甚麼可以這麼窄。」Chloe嘗試用腳掌量度露台大小,發現只有約3個腳掌位。她笑說這個露台只可以用來晾衣,沒有其他用途。

由於座向關係,Chloe這個單位只能望到樓景。不過這裏的租金,每月只需約$2,000,較一般低密度住宅的租金便宜很多。值得留意的是,並不是每個人也可以申請。只有符合房協甲類出租屋邨資格,同時持有效禁區紙,才可以申請。現時Chloe有時會到男朋友在市區的家居住。兩者相比,她覺得自己更適合在市區居住。「對我這個年紀的人來說,時間就是金錢。我會覺得自己需要的是方便。」她指其實沙頭角很「好住」,因為比不少離島更寧靜。但以餐廳為例,區內只有約5間餐廳,當中大部份於五六點便會關門,在市區簡單想吃消夜,在沙頭角也會變得很難。另外因為只有一條沙頭角公路讓人往返沙頭角和粉嶺,如果該條公路有甚麼意外,居民便無法去到市區。而且區內只有一條巴士和小巴路線,接載居民往返沙頭角和上水,所以她經常會因為交通問題而遲到。

然而交通不便只是其中一個居民要面對的問題。Chloe指區內只有一間中國銀行,假如像她一樣,沒有這間銀行的戶口時,就要在外面預先提款才回來。除此之外,現時這裏並沒有便利店,只有數間士多,「我小學一二年級時,有區內唯一一間便利店。但印像中營業了一年左右便倒閉。它的大小跟一般在地鐵站的便利店差不多,也是較小的。」

雖然只有一間銀行,但區內仍有社區會堂、學校、超級市場等民生商舖。而且有一間可能是全港最小的圖書館。「它的大小就約是我家中廳和廚房、洗手間相加的大小。由於它的藏書量不多,基本上已讀過所有藏書。」現時沙頭角總給人一種冷清的感覺,街市甚至幾乎沒有檔口營業,只有兩三檔攤檔仍會長期營業,就連當區居民也不會在那裏買菜。可是沙頭角墟曾經旺極一時。其中最多人認識的新樓街就是人流最多的地方。這裏除了是現存香港保存得最好的唐樓群外,更是這裏的商業中心,因為這裏有不同的雜貨店、米店等。「爸爸的年代曾經興旺過一段時間,但由我出世到現在也是較凋零。」
抱歉! 你無權閱覽或下載此留言的上傳圖片或文件。
如果你已建立帳戶但未登入, 請按此登入
你未建立帳戶? 請按此建立帳戶。(完全免費)
建立帳戶後請按此重載本頁。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6查看名單

頁首 帖首 在本分區發新帖 曾訪分區
重要提示:為免用戶蒙受損失及為公平起見, 一律嚴禁透露商戶或裝修師傅資料, 違者會被警告, 嚴重者將被禁言甚至禁訪本討論區, 敬請合作。 (詳情) (用戶守則)
抱歉! 你無權回帖。
如果你已建立帳戶但未登入, 請按此登入
你未建立帳戶? 請按此建立帳戶。(完全免費)
建立帳戶後請按此重載本頁

公屋申請速報系統 X
分區表  登記 登錄 頁首 回帖 搜索 頁尾 在本分區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