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營房屋討論區
主頁 » 資助出售房屋 » 居者有其屋 » 宏富苑 » 公營屋兩項目曾現溶洞 房署引入新技術承托
頁尾 帖尾 顯示所有留言 搜索某用戶之留言 回帖 在本分區發新帖 搜索本分區 搜索
含上傳圖片/文件之留言 只顯示含上傳圖片/文件之留言

公營屋兩項目曾現溶洞 房署引入新技術承托
房署近年興建公營房屋時,於元朗至少兩個項目的地底發現溶洞,包括居屋宏富苑,以及公屋朗晴邨等項目,分別要破天荒引入「浮筏式地基」及「側灌式樁柱」建屋新技術,令泥層足以承托整棟多層樓宇。

元朗宏富苑採「浮筏式地基」

宏富苑是最先發現溶洞的公營房屋項目之一,位於元朗宏業西街,大廈樓高只有10層,2017年已經入伙。地盤在2010年經地質勘探後,發現地底有溶洞,而且範圍很大,距離地面較淺,深度僅約60米,不能按慣例打樁建屋,讓大廈重量經樁柱從泥層散開。另外部分地底石層卻距離地面深度逾175米,一般樁柱不能到達,所以不能採用傳統樁柱地基。

房署總結構工程師鄧伯誼稱,項目團隊利用建築信息模擬(BIM)技術,模擬工地泥質後,利用立體打印技術,製造出一個模擬地盤石層的模型,並首次引入房署自家設計「浮筏式地基」來承托樓宇,「地基恰似大船底部,地基中空埋在泥層,利用泥土的承托力和摩擦力,為大廈提供承托力,但也只能興建10層。」

他強調,當地底有溶洞時,意味地底部分泥層中空,全無承托和荷載能力;加上溶洞地質欠穩妥,不知何時倒塌,無法計算地陷造成的威力,「絕對不能貿然起樓,頂多只能建個公園,或者有蓋行人通道也可以。但要起多層樓宇,就要做好評估,計算受力,會否令溶洞倒塌。」

至於公屋朗晴邨項目,就包括兩座17層及28層高的公屋大廈。鄧伯誼稱,屋苑也坐落於溶洞地區,也不能採用傳統樁柱建屋。房署在2012年也首次引入「側灌式樁柱」技術,樁柱長度較一般短,毋須穿過溶洞;但房署要在樁柱側邊灌漿,令泥層加厚,加強樁柱跟泥層的摩擦力,讓泥層足以承托大廈,而大廈重力也能散落到泥層,結果才能在溶洞興建較高樓宇。

地下水溶蝕石層「穿窿」 元朗東涌常見

房署解釋何謂「溶洞」地質,總結構工程師鄧伯誼稱,溶洞於本港十分普遍,較常見於元朗、馬鞍山、東涌新填海區等,地底多是大理岩,石層受地下水經過數以十萬年計溶蝕沖刷,因而形成溶洞。

鄧伯誼稱,溶洞令地底部分石層變成中空,「就恰似鐘乳石洞,其實也是溶洞一種,但工地實際環境卻未必是壯觀又美麗。」要探討地底有無溶洞,很依賴地質勘測報告,但也不能百分百肯定溶洞確實範圍及位置,要在項目動工前期進行更詳細土地勘探。

他強調,一旦項目地底石層發現溶洞,意味石層只能承受非常微小的額外負載,會對地盤構成嚴重設計限制和建築困難。項目團隊會根據土地勘探結果,在切實可行的範圍內,選定該地盤在土力限制最少的位置,興建最多的房屋單位。按現時土木工程拓展署規定,興建超過20層且建於有溶洞的建築物,必須在建築期間及完工後,需進行沉降監測,每月不少於一次。

而翻查資料,早於1999年天水圍天頌苑曾爆出短椿醜聞,也涉及溶洞土地,當年更疑因偷工減料,大廈建成後傾斜得連升降機也無法安裝。之後房署重新覆驗全港逾百個地盤樁柱,更旋即揭發沙田愉翠苑兩座已興建至30多層的居屋,也涉及不尋常沉降,之後再爆出短椿醜聞。
抱歉! 你無權閱覽或下載此留言的上傳圖片或文件。
如果你已建立帳戶但未登入, 請按此登入
你未建立帳戶? 請按此建立帳戶。(完全免費)
建立帳戶後請按此重載本頁。
免責聲明:本帖文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本作者概不負責。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1查看名單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頁首 帖首 在本分區發新帖 曾訪分區
重要提示:為免用戶蒙受損失及為公平起見, 一律嚴禁透露商戶或裝修師傅資料, 違者會被警告, 嚴重者將被禁言甚至禁訪本討論區, 敬請合作。 (詳情) (用戶守則)
抱歉! 你無權回帖。
如果你已建立帳戶但未登入, 請按此登入
你未建立帳戶? 請按此建立帳戶。(完全免費)
建立帳戶後請按此重載本頁

公屋申請速報系統 X
分區表  登記 登錄 頁首 回帖 搜索 頁尾 在本分區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