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營房屋討論區
主頁 » 本港基建與民生 » 土地&住屋 » 【善緣骨灰場也搞地產,齊齊搵新界東北發展著數】
頁尾 帖尾 顯示所有留言 搜索某用戶之留言 回帖 在本分區發新帖 搜索本分區 搜索 支持鍵盤翻頁

孝子三遷母骨灰 看透世事:人死點解要霸地方?
  • 每個人的出生都是被拋擲到世上,而又努力尋求生活自主。這個渴望,由生延至死,香港人對自己的後事,又可否保留自決、確保自己生命殘餘享有尊嚴的對待嗎?骨灰龕位可是老掉牙的土地問題,但亦關乎政府的視磡野、以至傳統信仰與環保新思想間的拉扯角力。
  • 羅生母親過身後,五年間已搬過三次家。起初,羅生把母親的骨灰安置在私營骨灰龕場弘道堂,其後弘道堂官司敗訴,被判不准存放骨灰,他唯有先把骨灰暫放公司一隅。到最後,羅生不想苦等公營龕位、私營的也太貴,唯有把母親安放在順德某寺院裏,自此面向青山碧湖。羅生嘆一口氣:「我估我媽都滿意嘅,起碼佢冇報夢畀我。」先人終於可以安息,但羅生卻從中見盡香港土地問題的死結與荒謬。如果他有選擇,死後不如全撒到大海,一了百了。

因私營骨灰龕場弘道堂結業,羅生必須搬遷母親骨灰,更曾一度把骨灰放在自己公司。(鍾偉德攝)

在2000年至2014年期間,食環署提供的公營骨灰龕位數目只佔同期火化宗數的15%。其餘的骨灰去了哪裏?有的呆在私營骨灰龕場,或留在殯儀館或長生店的一角,繼續靜候。 2011 年,羅生母親過身,由於媽媽屬較傳統的老人家,故未曾交代過自己的身後事。「上一輩冇講,咁我唯一可以做嘅係畀個地方佢安安樂樂。」為覓得龕位,他問過當區區議員,對方說公營龕位「唔駛諗,有排等」,而他亦問過寶福山龕位,索價十多萬,實在付不起。之後,他發現在家附近的弘道堂。「當時弘道堂啱啱開,而且價錢唔貴,分期付款後大約六萬幾蚊。」


根據發展局數字顯示,截至去年12月31日,香港總共有153個私營龕場,惟當中有123個被列為表二,即不符合土地契約用途限制、或法定城市規劃規定、或非法佔用政府土地,弘道堂亦曾屬表二名單。規管私營骨灰龕條例有望在今年7月之前通過,全港私營骨灰安置所必須獲發牌照、豁免書或暫免法律責任書,才可經營。政府預計屆時有兩成私營骨灰安置所將被取締,業界預計即將有約八萬骨灰被逼遷。

生或死,一樣難覓安身之地。(鍾偉德攝)


或許官司敗訴與否,羅生母親的骨灰也會因條例落得遷移命運——但羅生想不到才四年多便得搬走母親的骨灰。2012年,弘道堂入稟高院,要求法庭宣稱道堂地契根本沒有禁止他們存放骨灰。高院判敗訴後,弘道堂再上訴,但於2015年年尾被駁回。羅生收到通知,須在某期限前取回骨灰:「否則話食環一個禮拜後會清走,將骨灰當垃圾處理。」他無奈地說。 期間他再查問過公營及私營骨灰龕位情況——後者因取締私營骨灰龕場的風聲漸急,竟坐地起價,如寶福山由2011年的10多萬元漲至30多萬元。「就算你畀得起,好多私營龕場都滿晒。好似生人要焗住住劏房咁。」他又打電話到食環署查詢,對方說現時沒位,要等2019年屯門曾咀項目落成後才可提供16萬個龕位。 「但我心諗每年都死4萬幾人,加埋本身已輪候緊嘅人,到時都唔知等到幾時先有位!」羅生說。
無龕位可上 母骨灰無奈放公司




u-01594-8  
揀樓次序: P058613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最後羅生決定把母親骨灰先放在公司。「我當時都有擔心係咪屈就咗佢。」母親骨灰放在書櫃的一個箱裏,不算顯眼,但羅生有時亦擔心會談的客人會發現。「我就話唔驚我阿媽啫,但你點知其他人會點諗!」他說。每逢初一十五,在大家都下班之後,他就靜靜地為母親點香。那時他想過,若果未能夠覓得好位置,就把骨灰撒海算了。「當時屋企人都有反對,但我解釋過,如果大家有錢就夾錢買位,如果能力負擔唔到,就要搵另一種方法。」自稱不過是草根階層的羅生說。



幸好中間的波折只持續了三個星期——後來羅生經朋友的介紹,在順德一間歷史悠久的寺院花了一萬多港幣買下龕位。寺廟坐落深山,有山有水,而且從羅生家出發搭車不過一個多小時。「環境幾好,對先人嚟講環境都好,個心終於舒服咗。」羅生嘆說。但如果將來中國政府收地呢?「咁我就真係揀綠色殯葬算,一了百了。」羅生說。

即使搬遷骨灰過程折騰,但羅生並沒有怨恨弘道堂——因他們當真履行承諾,全數賠償。弘道堂或算是有良心的私營龕場,但各界關注骨灰龕問題大聯盟召集人謝世傑指許多私營龕場純粹為營利,不會關照家屬感受。「定慧寺龕場係我見過最差嘅龕場,雖然收咗唔少錢,但冇人認真打理過,裏面甩甩漏漏,睇見都淒涼。」或者,在無利可圖時商人更可能會「走佬」。「所以我哋一向建議政府龕位供應要以公營主導。陰宅利潤比陽宅仲高,一呎咁大嘅位賣成十幾萬,令到市民陽宅供完要供陰宅。市民死後安身之所唔應該變成商業交易。」謝世傑說。


(鍾偉德攝)

「人死點解要霸地?」

即使曾經為一個骨灰龕位多番掙扎、見證香港的龕位供應如何稀少,但信奉佛教的羅生對此已看得風淡雲輕。「我冇期望香港政府可解決呢個問題。呢個係一個死症,當生人都冇屋可住,人同死人爭地方,死人係爭唔到嘅。」他說。 羅生自己亦百無禁忌,早早就跟女兒說他死後請幫忙撒灰落海,回歸自然。「人類已經用咗地球太多資源啦,人死如燈滅,點解死咗之後仲要霸個地方?」羅生認為,許多人都執着身後要留下什麼,但其實換一角度想,綠色殯葬令身體化成養分,一樣等同在世界留下痕迹。「同埋係咪一定要有個位拜呢?以前家家戶戶都有神主牌,家陣仲有幾多人會擺喺屋企呢?」他說。

中國人「入土為安」的傳統依舊流行—— 把骨灰撒往大海、花園,人存在過的最後憑證瞬間淹沒,有多少人願意?羅生卻認為這只是時間問題。他舉例指,以前政府鼓勵大家以火葬取代土葬,許多老人家怒罵後人「我死咗你仲燒死我」,但現在火葬數字已佔死亡人數九成,反映火葬被人普遍接受。經過三次搬遷、為母親骨灰覓得安身之所後,羅生的心終於安定下來。雖然未能時常返大陸拜祭,但他記得佛堂師父所說:「最緊要係身前對佢好,而唔係死後先對佢好。」。說到底,這等儀式、習俗、墳墓,又有多少真的為了孝敬先人?又有多少人為滿足凡間的寄望與執念?


(鍾偉德攝)

未來兩年幾近零供應 將陷龕位荒重災期


2010年7月,食物及環境衛生局公布地區為本骨灰安置所發展計劃,一共在18區物色24幅可供發展用地。不過截至今年,只得兩個僅提供2,540個骨灰龕位的項目完成。 現在最快將於2019年落成的大型項目為可提供16萬個骨灰龕位的屯門曾咀項目。但在此期間新公營骨灰龕位近乎零供應,加上每年增添的4萬多死亡數字、私營骨灰龕場發牌後預計需搬遷的8萬骨灰,相信這幾年將是龕位荒的重災期。

u-01594-8  
揀樓次序: P058613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規管私營龕場立法後停售年半 市民趕買龕位雙人位最少10萬

規管私營骨灰龕的條例立法後,可能會出現18個月的禁售期,有骨灰位代理表示近月不少市民搶購龕位。(資料圖片)



有代理承認,並非所有表二私營骨灰龕場都承諾買家一旦立法後未獲發牌願意退款。(資料圖片)



(蘋果日報)


規管私營骨灰龕條例草案本周三於立法會恢復二讀,預料本屆政府任期內可完成立法。有骨灰位代理表示,因立法後或有長達18個月真空期,所有私營龕場不能出售龕位,近月不少市民「趕搭尾班車」買位,估計今年首季透過代理出售的龕位,較去年第四季多約20%,即多出售100至200個龕位,涉及生意額1,000多萬元。


記者 陳沛冰

本報記者近日致電一名骨灰龕位代理,佯稱有意買私營龕位。代理推介多個屬於發展局表二的龕場,雙人位最少10萬,並提醒政府將就私營龕場發牌,「月中如果政府宣佈消息,所有龕場要停止買賣同上位,依家買係買呢個價,日後買要等年半後,嗰刻買就唔係呢個價」。

該代理又指,因立法後私營骨灰龕場不能運作,包括為先人骨灰上位,直至龕場獲發牌;若有意買龕位要盡快完成買賣手續,及安排先人骨灰上位。若立法後先人骨灰仍未上位,只能租用紅磡道堂、長生店或放在家中。

另一名骨灰位代理則表示,「呢個周末可能趕得切辦手續」,提醒記者要盡早決定是否買龕位。對於若表二骨灰龕場不獲發牌,買家會否損失,該代理稱「唔擔保一定有牌,有啲場有退款,有啲場冇」。

香港殯儀業商會名譽顧問陳嘉甫表示,不少近期有親人離世,或親人已離世一段時間,但一直未能輪候政府龕位的市民,都於近月買龕位,因擔心立法後有9至18個月真空期,沒私營龕位供應,「真空期後一定貴,寧願安心啲買咗位,好過放係長生店男女老幼放埋一齊」。

陳嘉甫表示,政府及華人永遠墳場去年仍有龕位供應,今年則沒有,最快要明年才有新公營龕位供應,「市民覺得不如依家買埋位,心安理得」。他估計今年首季透過代理出售的龕位,較去年第四季增加約20%,涉及100至200個龕位,生意額1,000多萬元。代理會向客人交代發牌制度、風險及退款安排,但亦有市民擔心龕場不獲發牌而不買位。

香港福位商會副會長黎孝仁表示,市民對政府規管私營龕場認知增加,對買龕位表現審慎;買位者主要是剛有親人離世,或已離世親人一直無法輪候公營龕位。部份市民不介意等待龕場獲發牌後才買位,雖然未來相信龕位會較現時昂貴,但到時有法例規管才買會令人較安心。

u-01594-8  
揀樓次序: P058613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誰可自主身後事? 「已上車」的幸福婆婆
  • 每個人的出生都是被拋擲到世上,而又努力尋求生活自主。這個渴望,由生延至死,香港人對自己的後事,又可否保留自決、確保自己生命殘餘享有尊嚴的對待嗎?骨灰龕位可是老掉牙的土地問題,但亦關乎政府的視磡野、以至傳統信仰與環保新思想間的拉扯角力。
  • 82歲的麗嬋婆婆,因為拜山,已多次到訪自己將來的安身之所——和合石靈灰安置所。「嗰度幾好呀,
u-01594-8  
揀樓次序: P058613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丈夫死時無得揀 自己壽衣自己造

麗嬋是個獨居長者,一人住在青衣長安邨200呎單位,卻沒有落入獨居老人的俗套想像。她掛在屋裏的日曆每格也填上密密麻麻的小字——學普通話、英文、畫畫、做橡筋操等等。她最近正編織一種自己發明的頸巾,反轉的話可當冷帽用,還義務為社區中心多織幾條送人。其實,麗嬋不一定要當個獨居老人。她本來大可跟兒子及孫子孫女住。「我申請長者公屋,仔女都唔知。」麗嬋說:「搬出去一來是讓孫子孫女多點空間溫習功課,二來也是為了自由自在,唔使吓吓都顧住兩個孫。」


u-01594-8  
揀樓次序: P058613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2011年,麗嬋多姿多采的退休活動中多添了一項——參加基督教信義會的「生死之交」計劃。計劃邀請長者製作「生命旅程記錄冊」,回顧自己的生命大事、思考後事安排,又邀請家人參與討論。在小冊子裏,麗嬋回顧了自己澳門大戶人家的出身、打仗後家產變「乜都冇」的童年,又憶起後來當上製衣工人、結識丈夫、兩口子開一間裝車車房的經歷。而最讓她自豪的是「捱得幾辛苦,都供晒五個仔女讀書」——現在五個子女個個大學畢業,其中一個女兒更是博士畢業。但製作小冊子時,麗嬋亦想起了2011年丈夫過身時的不快經過。她丈夫一直貪靚,平時出街也穿恤衫打呔,80歲大壽時還要子女買一套三千多元的西裝送他。「本來我打算呢套西裝可以畀佢『裝老』嘅(即作壽衣用) ,點知佢過身後,殯儀啲人話壽衣衫褲要蓋過晒手腳,咁樣對後人先至好。」麗嬋說。她無奈之下訂做了一套長衫馬褂,但記得顏色深沉,都是寶藍色,選擇不多。「當時心諗,我自己件壽衣要自己做番。」


既然死後無法自主,那就在還可把握的事情上自決吧。麗嬋決定做一套壽衣,在女兒陪伴下去了一趟深圳,做了一套繡上萬壽菊的壽衣,配絲黑長裙,還買了一對紅黑繡花鞋——「人哋買嚟出街着㗎!」她還手縫了一套白色內衣內褲。因麗嬋已皈依佛教,所以歸老之時,還會再身披一件道袍、縵衣。麗嬋笑說自己沒有丁點財產,但有一點自後生時儲下來的首飾,也一一分給子女新抱。「首飾有大有細,價位又唔同。咁我就打多五對手鈪分畀孫仔孫女。大件(指首飾)就夾細件,或者細件就送多幾件……同埋邊個送過戒指、手鏈畀我,我就送番畀佢。」麗嬋說。婆婆把珠寶都散盡了,但人生還長啊。「我都戴唔到咁多……手指關節又變得好粗。」麗嬋又看了看自己手腕上的玉鐲,笑說那個也想送人,不過現已脫不下。



婆婆最近發明了一種可戴到頭上作冷帽的頸巾。 (鍾偉德攝)
麗嬋婆婆選了一雙繡花鞋作壽鞋。 (鍾偉德攝)


u-01594-8  
揀樓次序: P058613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葬禮儀式 「呢啲嘢做畀人睇」

麗嬋不同許多傳統老人家,一點也不忌諱談身後事。甚至早前子女在圓玄學院為爸爸安裝牌位時,麗嬋甚至說:「順便挑埋我個名上去啦!」仔女們紛紛說大吉利是:「嗟!我阿媽仲喺度!」麗嬋笑說不怕談死亡,因為覺得人應該要追上潮流、時代。「開放自己,咁樣後生先會鍾意㗎嘛!」麗嬋記得丈夫就不喜歡談死亡。在病床上,她唯有試他:「我問佢,大哥過身嗰陣用天主教喪禮,好清靜,你覺得點?」丈夫搖搖頭:「唔鍾意!太靜!」那麗嬋便知道該如何處理——結果先生過身後,採用熱鬧的道教儀式風光大葬,租了個大禮堂。子女們的上司都來鞠躬,人多得座位也不夠。

但麗嬋其實心裏知道:「根本呢啲嘢就係做畀生人睇。」麗嬋對死亡看得很輕。即使擁有公營龕位,大概跟成功上車家庭一樣幸運,她其實也不太激動。麗嬋家人骨灰早於20年前安葬於此家庭位,當時還毋須輪候經年,而且容納四人一起安葬。「死咗後個人其實已經消化咗,臭皮囊已無乜所謂。」已皈依佛教的麗嬋說。


雖然麗嬋對於往生後骨灰撒往自然或存放龕位,不太在意,但子女們一直甚為在意。「佢哋鍾意有個龕位喺度,覺得一家人可擺埋一齊。同埋有個位去拜始終好啲。」現在她也正物色一張最美的照片,嵌在石碑上。前陣子拍攝的證件相好像不錯,她笑說。麗嬋也不要求子女將來要時常拜祭、或燒什麼貢品。「死已經係交代。一個人去咗就係去咗,你吩咐點樣做,都係多餘嘅。」她也不怕死:「我個心已經好平靜,唔驚,有時諗如果瞓瞓吓咁去咗就好……好話唔好聽,該死就唔使病。」她怕的反而是痛苦地在生死邊緣掙扎——所以在填寫「生命旅程記錄冊」時,她也表明生命危急時不希望作任何急救。「嗰時我先生入過特別護理病房,見過唔少啦!醫生用熨斗咁嘅嘢(自動體外心臟去顫器)電佢,會成個人彈起,肋骨都斷!」麗嬋說。



婆婆回顧自己年輕時拍下的家庭照片。當時在澳門做生意的爸爸賺大錢,可惜戰爭把一切也捲走。 (鍾偉德攝)

年輕時,麗嬋和丈夫捱過一段苦日子。 他們倆努力經營的車房因荃灣重建而被政府拆卸。1970年代股災無生意,麗嬋無師自學經營雞場,養起25,000隻小雞。現在麗嬋兒孫滿堂,也是享樂的時候了——年輕時她曾做戲服,被任劍輝賞識想收她為徒,但因父親不喜歡而沒有入行。現在老來她反而跟朋友加入粵曲班,還笑說自己唱的是「唐伯虎點蚊香」。

麗嬋的快樂、對生命的熱愛以及死亡的自在,既源於她的樂觀,也因為她是個幸福的老人家:有經濟能力、有關心愛惜她的家人、還有「上車運」——於20年前就肯定了未來的龕位,身後事已是盡善盡美,了無牽掛。但香港不及她幸運的人,又有多少?

u-01594-8  
揀樓次序: P058613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頁首 帖首 在本分區發新帖 曾訪分區 支持鍵盤翻頁
重要提示:為免用戶蒙受損失及為公平起見, 一律嚴禁透露商戶或裝修師傅資料, 違者會被警告, 嚴重者將被禁言甚至禁訪本討論區, 敬請合作。 (詳情) (用戶守則)
抱歉! 你無權回帖。
如果你已建立帳戶但未登入, 請按此登入
你未建立帳戶? 請按此建立帳戶。(完全免費)
建立帳戶後請按此重載本頁

請按此瀏覽"重點帖子"! X
分區表  登記 登錄 頁首 回帖 搜索 頁尾 在本分區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