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營房屋討論區
主頁 » 休閒天地 » 聊天室 » 女性族群 » 經濟獨立的女性叫「老處女」單身的男人可能「有毛病」?
頁尾 帖尾 顯示所有留言 搜索某用戶之留言 回帖 在本分區發新帖 搜索本分區 搜索

經濟獨立的女性叫「老處女」單身的男人可能「有毛病」?

文:莎拉・梅特蘭|Sara Maitland

孤獨這回事有個問題,有個嚴重的文化問題。

選擇在現代社會獨自一人,會引起他人對於身分和身心健康的質疑。這個問題必須先提出來不可,之後,我們再試著回答看看。

這問題也不好用言語描述,畢竟所有沒人答得出來的問題都難以用文字拼湊。但是,我認為若硬要試著抓住問題的精髓,說起來大概會是這樣的:

現今世界相對起來繁榮先進許多。我們對自治、個人自由、成就、人權及最重要的個人主義的重視達到歷史高峰,但是為什麼這些自治、自由又能自我滿足的個體會害怕與自己獨處呢?

想想看,這件事實在是非常奇怪。

在現代社會,我們相信身體是自己的財產,無論是安樂死或隆胸手術,要做什麼都沒有人管得著;我們將高度自尊心視為身心健康的證據,但大家卻不想跟自己相處。

我們認為道德與社會習俗為個人自由帶來限制,但是我們卻害怕那些離開群體、發展出「古怪」習慣的人。

我們相信所有人都有個人的「聲音」,而且無疑富有創造力。

可是,「獨處」明明是公認最有效率、培養創意的方法,但我們卻會以有色的眼光懷疑選擇這麼做的人(或做出更糟的反應)。

我們自認獨一無二又特別,值得擁有幸福,但我們卻害怕獨處。

我們將個人自由與自治稱為是我們的權力、是值得讚頌的東西,但有時卻覺得行使自由自治權的人很「可悲、錯亂或壞心」,甚或是同時冠上這三種污名。

1980年,美國人口普查顯示,超過四十歲的男性當中有6%沒結過婚;現在這群人口增長到了16%⋯⋯還被戲稱為「老處男」,嘲笑他們有些「毛病」,甚至可能有反社會人格。

就像傳統對單身女性的恐懼,有人也會對這些男性產生懼怕。

他們無法想像這些男性會有多孤單。

但是,正在我開始焦慮的時候,一位英國朋友前來拜訪⋯⋯「我想結婚」他跟我說。總算,有個值得的男人了。(薇奇·瓦德,《倫敦晚報》,二○○八)

關於單身這回事

「老處女」(spinster,字面上為紡紗者的意思)這個字在中世紀其實是個讚美詞。Spinster 是擅長紡紗的人,通常是女性:擅長紡織的女性可以自給自足,這也是中世紀女性達成經濟獨立的少數途徑之一。

這個詞後來廣泛應用到所有女性身上,表示適婚年齡的女性是自由選擇進入這段關係,而非出於經濟窘迫。現在這個詞成了人身攻擊,因為我們「害怕」這種女性可能有「反社會人格」,而這種關於單身這回事恐懼也延伸到了男性身上。

單身和獨處就跟吸菸一樣,是任何人都覺得自己能隨口無禮批評的特質:這種情況相當嚴重(而且還跟吸菸一樣,會被認為是你自己的錯),甚至連一般的社交禮儀和容忍度都會被拋到腦後。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任何人都不應該單身。

我這輩子曾經全心全意地愛過、有輸有贏,也體驗過愛情的樣貌。但,現在看來,我似乎命中注定要享受單身的生活。

我一直以來都不太介意,但現在卻起了點疙瘩。舉晚宴為例吧,總會有人開口問我:「為什麼你沒伴?」這問題通常會出自倆倆結伴的賓客口中,而且通常他或她都還會向身旁的伴使個眼色,所以其實是兩個人都想問這個問題。

我會試著回答:「我找不到適合的人⋯⋯我是個可悲又可憐的幼稚男人⋯⋯我不會愛人⋯⋯我是叛逆的傢伙,我寧願跟長頸鹿在一起。」

任何答案都不可能讓對方滿足,發問的人也不預期會聽到什麼正面答案。我只是在掩飾深到骨子裡、已經在啃蝕人生的孤獨感而已。發問的人也知道這件事,而且我的情況還能夠讓他們感到安心、感到安全。

他們從成雙成對的城堡裡頭睥睨著我,慶幸自己不用淪落到這般命運。

但我倒想反問他們:「你為什麼要妥協跟他在一起?你為什麼會跟她困在一塊兒?你們為什麼這麼害怕孤單?」這些問題肯定會讓人覺得直接無禮……

單身男女對其他單身分子、或對自己可能也會有同樣的感覺。

任何人都不應該單身。如果我們單身,肯定是出了什麼毛病。(吉姆·弗雷爾[ Jim Friel],BBC線上雜誌,二○一二年十一月號)

從這兩個例子可以明顯看出,社會將單身男女形容成「可悲」還不夠。

通常提及自認為悲傷的事情時,我們都會躡手躡腳,甚或過份如履薄冰。我們不會輕易開口評論許多悲傷的事件,大多數人還會盡可能避開死亡、無子、殘缺和末期疾病等話題。在晚宴上問人殘疾和疤痕的由來並不符合社交規範。

我想,沈浸在自己幸福泡泡裡頭的情侶少有想像力,以致於認為獨處的人肯定承受著極大的痛苦,這說起來也還算合理。但是事實沒那麼簡單:薇奇·瓦德的語氣不僅僅是憐憫而已。

「有人也會對這些男性產生懼怕」這句話第一眼看起來充滿關心與善意,但是她接著將自己抽離:她自己並不害怕,而是「有人會懼怕他們」。

她表面的憐憫很快就變成了批判:一個「值得」的男人會尋找結婚的對象;如果並非如此,那麼他們就有心理健康的「毛病」,而且很可能有「反社會人格」。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緣來緣去緣似水
命裡有時終需有,

命裡無時莫強求。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U036 擴1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頁首 帖首 在本分區發新帖 曾訪分區
重要提示:為免用戶蒙受損失及為公平起見, 一律嚴禁透露商戶或裝修師傅資料, 違者會被警告, 嚴重者將被禁言甚至禁訪本討論區, 敬請合作。 (詳情) (用戶守則)
抱歉! 你無權回帖。
如果你已建立帳戶但未登入, 請按此登入
你未建立帳戶? 請按此建立帳戶。(完全免費)
建立帳戶後請按此重載本頁

公屋申請速報系統 X
分區表  登記 登錄 頁首 回帖 搜索 頁尾 在本分區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