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營房屋討論區
主頁 » 休閒天地 » 資訊站 » 冷知識 » 拆解「打石湖」強陣風
頁尾 帖尾 顯示所有留言 搜索某用戶之留言 回帖 在本分區發新帖 搜索本分區 搜索

拆解「打石湖」強陣風
在春夏季,天文台經常發出特別天氣提示,警告有時速逾70公里的強陣風來襲。這些由強烈雷雨帶引起的強陣風,民間俗稱「打石湖」或「石湖風」,破壞力不容忽視,因其橫掃之處,風速會瞬間飆升,風向突轉,陣風可高達時速百多公里,有時更夾雜冰雹及龍捲風。
打石湖一詞在華南、特別是珠江三角洲一帶流傳甚久,但起源無法稽考。據老一輩漁民所述,石湖風是指突如其來的暴風雨,本應陽光普照,可忽然烏雲密佈、氣壓驟降,然後瞬間吹起強風,甚至像掛8號風球般的烈風,伴隨是滂沱大雨和大浪,但未必有雷暴。漁民最怕遇上石湖風,特別在夜間,因較難觀察天色,只能靠辨別風向及風速變化,得悉石湖風來襲。不過石湖風通常來去匆匆,風雨大浪一般只維持2至30分鐘。
天文台資料顯示,華南沿岸的石湖風在春夏之交較常見,通常由冷鋒或低壓槽南下時的強烈雷雨帶引起。春末夏初的石湖風,通常由西北方吹來,故又稱「西北石湖風」;至於「東北石湖風」,通常是有熱帶氣旋靠近台灣或華南時引發。
天文台《氣象冷知識》說,若積雨雲內的冰晶和雨點遇上高空乾燥氣流,冰晶會溶化、雨點亦蒸發,並迅速吸收附近空氣的「潛熱」,令這些空氣冷卻和變重,加速衝到地面散開,形成石湖風。這些衝向地面的氣流,學術上稱為「下擊暴流」(Downburst),氣流散開時稱為「出流」(Outflow),而下擊暴流向外流動的前沿位置,稱為「颮線」(Squall line)。
石湖風來襲前,雷達圖上通常看到一條狹長的強烈雷雨帶,有時呈弧形彎弓狀,寬約十至數十公里,但長度則可由數十到數百公里不等。
石湖風非浪得虛名,皆因其破壞力不容忽視。2005年5月9日,當日中午本港亦吹起西北石湖風,葵涌曾吹起時速高達135公里的陣風,該區貨櫃碼頭部分貨櫃被吹倒,引致1死2傷,全港當日有過百宗塌樹及塌棚架報告。2001年5月9日吹起的西北石湖風,葵涌貨櫃碼頭亦有50個貨櫃被吹倒。



歡樂香江幸運星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頁首 帖首 在本分區發新帖 曾訪分區
重要提示:為免用戶蒙受損失及為公平起見, 一律嚴禁透露商戶或裝修師傅資料, 違者會被警告, 嚴重者將被禁言甚至禁訪本討論區, 敬請合作。 (詳情) (用戶守則)
抱歉! 你無權回帖。
如果你已建立帳戶但未登入, 請按此登入
你未建立帳戶? 請按此建立帳戶。(完全免費)
建立帳戶後請按此重載本頁

請按此瀏覽"重點帖子"! X
分區表  登記 登錄 頁首 回帖 搜索 頁尾 在本分區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