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營房屋討論區
主頁 » 本港基建與民生 » 土地&住屋 » 工廈Partyroom
頁尾 帖尾 顯示所有留言 搜索某用戶之留言 回帖 在本分區發新帖 搜索本分區 搜索
含上傳圖片/文件之留言 只顯示含上傳圖片/文件之留言

工廈Partyroom
記者實測成功過夜 睡房主題房或違旅館條例

近年不少設於工業大廈的派對場所,以通宵營業作招徠,打正「24小時開放」的旗號,吸引「夜鬼」年輕顧客玩通宵。近期更興起「睡房主題」,設有梳化床、睡床及被鋪等設施,但客人藉此「瞓過夜」卻可能違法。

記者日前以顧客身份於觀塘一幢工業大廈內的派對場所,預訂睡房主題房間通宵留宿。房內不僅設有睡床、被鋪,更有焗爐及抽油煙機等簡單煮食用具。

有大律師指,現時法例存有灰色地帶,並無列明工廈內不可設有床鋪等,惟店方收取費用提供場地予客人過夜,即有可能違反《旅館條例》。地政總署亦指,相關派對場所可能違反土地用途會跟進調查。

不少Partyroom主打24小時營運,可供顧客玩通寓,不乏睡房主題。

最平$100多 即可預訂獨立房間過夜

有網站專門供搜尋各區的partyroom房間,預訂時段一般分為日間、夜間或凌晨時段,不難找到可供通宵逗留的房間,部分場地更只需100多元便可預訂獨立房間過夜,由凌晨12時起計,逗留至翌日清晨時分。記者嘗試以顧客身份,分別向三間不同派對場所公司預訂房間,並要求通宵逗留,部分拒絕預訂,指人手問題難以安排,並稱房間僅供派對用,不可睡覺。

記者最後成功於觀塘一幢工廈內的派對場所,租用一間約400呎大、以「睡房」為主題的房間,並由晚上11時逗留至翌日早上6時。預訂時,店方指過夜最少要有4人,惟記者表示可支付4人價錢後,便可成功預訂。
房內設有睡床被鋪 職員無主動巡視

記者到達時,職員並無提及房內不准睡覺等規距,被問到有無乾淨床單被褥可以更換時,職員表示不設更換,「從來無見過有人真係瞓。」閒聊間,職員表示生意最好的時候,會有3至4間組客人租派對房租過夜,暑假期間主要「過夜客」是大學迎新團,屆時會有2至3名職員留守,不過由於當晚只有記者一房人過夜,故只有一名兼職職員通宵,他坦言有時通宵都會忍不住睡著。

記者逗留7小時期間,除非主動查詢,職員並沒有主動巡視。

接待處位置放有一個閉路電視顯示屏,只顯示走廊的實時情況。

有可供使用的獨立洗手盤、一個焗爐及抽油煙機。

房門沒有門鎖,房外人可隨時內進。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該處所大約有4間不同主題的派對房,接待處位置放有一個閉路電視顯示屏,只顯示走廊的實時情況。睡房主題的房內,設有一張雙人床,並放有枕頭及被鋪,旁邊有擺放了紙卡類遊戲物品的梳妝檯,有一部電視及一張梳化。另一邊有可供使用的獨立洗手盤、一個焗爐及抽油煙機,並提供紙製食具,房外亦有煮食用品供取用。

此外,房內設有一個消防花灑系統,走廊可容納約5人並排而行,不過整個處所只有一個出入口,而且未見有張貼逃生途徑的圖示。而房門窗口,職員難以從外視察;惟房門沒有門鎖,房外人可隨時內進。

被套上有污漬,職員翻查房內的櫃及床底後,便指不設更換。

職員表示,有關床具用品只是用作主題裝置,未見過有人真是用來睡覺。

有關床具有不少污漬

灰色地帶︰工廈可擺床當休息用途  

大律師陸偉雄表示,法律上只列明工廈單位不可住用,或經營旅館,並無言明在內不可設有床鋪等家具,亦非不可在內睡覺。他舉例指,不少業主均於工廈內的工作室放置床鋪作休息之用,但只要並無收取報酬作旅館用途,加上無任何「家用」目的,如與家人同住、買菜煮飯等行為,亦不屬違例。

而於上述派對場所中,店方列明價錢,供顧客進行留宿活動,陸偉雄指或被視作無牌經營旅館,隨時干犯《旅館條例》。他續稱,無論場內有否設置床鋪,店方始終難證實客人租住目的,隨時惹禍上身,「唔擔保有人鍾意瞓地下。」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網上搜尋發現,有其他Partyroom主打睡房主題,同時以24小時營業作招徠。

網上搜尋發現,有其他Partyroom以24小時營業作招徠。
租出期不足連續28天 必須領取旅館牌照

翻查與營運「住宿」有關的規例,據《床位寓所條例》,列明工業樓宇或地庫內不得開設床位寓所。據《旅館條例》,「旅館」 指任何處所,其佔用人、東主或租客顯示,在他可提供的住宿的範圍內,他會向到臨該處所的任何人提供住宿,而該人看似是有能力,並願意為所提供的服務及設施繳付合理款項,而租出期少於連續28天,必須領取旅館牌照。有關營運必須獲民政事務總署牌照事務處審核發牌,並須通過指定的消防要求及規例。
地政總署:地契訂明只作工業用途

地政總署回覆查詢指,涉事的工業大廈的地契訂明只可作特定工業用途,如將相關單位改作其他用途,包括住宅或派對場所用途等,均屬違反地契條款。 根據記錄,九龍東區地政處並沒有收到相關單位的業權人修改地契或豁免書的申請,以將該單位改作其他用途。地政總處會就有關個案進行調查,如證實有違反地契條款的情況,會採取適當的執行契約條款行動。

記者曾嘗試聯絡上述公司負責人,惟其職員稱公司負責人不在公司,亦不清楚其上班時間。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違規營運娛樂場所 消費者出事或保險不賠

近年不少工廈業主將單位改劃,不僅包裝成不同主題的娛樂派對場所,甚至可供顧客24小時逗留。《香港01》記者以顧客身份租訂一間位於觀塘一所工業大廈內的派對場所,並通宵逗留。單位內被分隔為多間主題房間,而整個處所只有一個出入口,更未見有張貼逃生途徑的圖示,安全成疑。

保險業人士稱,若單位列明只可用作工業用途,但被改成娛樂場所,業界通常不會接受有關業主購買保險,一旦出事消費者亦未必受保險保障。


工廈改變用途,須符合並通過各種審批。(資料圖片)

資深消防︰須特別留意逃生通道

有資深消防人員表示,觀塘、新蒲崗區的工廈,近年「派對房」林立,惟工廈的樓宇結構、照明、消防設施等,與普通住宅樓宇不同,未經當局批准改變用途的工廈場所,大部分都未符合消防要求,而近年的工廈火警經驗均顯示,工廈佈局複雜,其他單位或有大量易燃物料,不合適改作娛樂場所。

他亦籲勿輕視安全問題,即使只是在工廈逗留數小時,亦要特別留意有無「出口」標示牌位置及是否正常亮著,並要清楚了解有關逃生途徑,若然是間隔分出來的「劏房」,更要留意倘使用新興的電子門鎖及並沒有透明窗口,即無法從外窺探房內情況,亦要特別留神。


近年Party room林立於工廈中。(網上截圖)

未必受保險保障

國際專業保險諮詢協會會長羅少雄表示,工廈只可作工業用途,如未經政府許可及獲發牌照,而改用為娛樂場所或住宿,業界通常都不會與有關業主或管理人簽保單,因為出事風險高,而且工廈要改作活動場所,須經多個政府部門批核,涉及屋宇署、消防處、地政總署等多項規例,如人數管理、設備條件等,只要稍有違規,保險公司都不會承擔,所以對消費者是高風險,「不幸出事真是得不償失。」至於若事故發生在該類場所,會否影響個人意外保險的承保,他就指,就投保人有無嘗試避免意外發生、是否不知情的問題上,或須經一番解釋。

除了娛樂場所,據地產代理監管局資料指,近年有不少工廈業主把單位包裝成裝修別緻、設備齊全的「工作室」作招徠,標榜設有獨立洗手間、熱水爐、煮食設備、24小時出入的電子門鎖等,然而若作為住宿用途,則潛藏很大風險,除了火警危機外,即使住客已購買水險、火險或者第三者責任保險,一旦發生意外,也可能因單位用途被擅自更改,令住客隨時有可能不獲保險公司賠償。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業主一年帳面賺1.5倍 律師指買家難追究不獲批按契

工廈「劏盤」越來越多,近年有投資者購入全層或多個工廈單位,裝修後重新拆售。不過,民主黨立法會議員鄺俊宇今日(3日)召開記者會,稱收到多名市民求助,懷疑有經紀涉不良銷售手法,聲稱可向銀行承造按揭,但最後買家繳付訂金及首期後,才發現無銀行願意做按揭,只能「撻訂」或借大耳窿(高利貸)。

記者查冊發現,其中一個涉事工廈中,有4個單位的交易已取消。不過,有律師指出,處理按揭是買家責任,故買家較難要求代理賠償損失。

地產代理監管局指出,今年共收到4宗未能就工廈分間單位承造按揭的投訴,又稱地產代理保證可成功取得某一個成數的按揭,有可能會被監管局紀律處分。

記者查冊發現,其中一個涉事工廈中,有4個單位的交易已取消。

根據事主說法,涉事單位為位於荃灣信義工業大廈6樓。記者曾到現場視察,該廈樓層分成兩邊,大堂裝修新淨,門外設有密碼鎖,四周擺放植物,地板以木板鋪上。由於大廈的防火門、地台等設施曾違反《建築物條例》,屋宇署曾於6月份發出清拆令,後來因已修正,署方於7月撤銷相關命令。

賣樓收入至少達5,800萬元

該大廈的6樓近年分間成36個小型單位,並以「新派自主空間」作宣傳。記者查冊發現,「MSK HK」公司去年以2,300萬元購入該大廈的第6層,然後分拆出售。

根據查冊紀錄,現時有29個單位已被買入,有3個則尚未售出,更有4個單位的交易已取消。翻查記錄,每宗交易的成交額約200萬元。若以平均200萬元計算,現時「MSK HK」的賣樓收入至少有5,800萬元,未計裝修費等費用,帳面已賺1.5倍或3,500萬元。
律師:做按揭是買家責任

律師黃國桐指出,在法律角度而言,雖然經紀有責任解釋清楚,但買家亦有需要了解事實,不能只信任經紀。他強調,按揭是買家的責任,故買家較難要求經紀賠償損失,「消費者要自己了解清楚先好買,按揭是買家的責任!」
代理保證可取得某成數按揭 或紀律處分

地產代理監管局指出,今年1月至8月期間,監管局共收到4宗未能就工廈分間單位承造按揭的投訴。

局方又指,地產代理在處理任何物業交易時,若要向準買家提供付款方式或按揭計劃等資料,須確保資料準確,不可作出任何可能誤導準買家的失實陳述,亦不應在未經查證下,草率地向客戶提供按揭資訊,或保證其可成功取得某一個成數的按揭,或就其按揭貸款的條款作出任何保證,否則有機會被監管局紀律處分。


民主黨立法會議員鄺俊宇(右)最近收到四宗市民求助,懷疑經紀過程中涉不良銷售,訛騙買家能做按揭,不少準買家簽署臨時買賣合約及繳付訂金後,才發現無法向銀行承造按揭,苦主事後只能「撻訂」或借高利貸。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抱歉! 你無權閱覽或下載此留言的上傳圖片或文件。
如果你已建立帳戶但未登入, 請按此登入
你未建立帳戶? 請按此建立帳戶。(完全免費)
建立帳戶後請按此重載本頁。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頁首 帖首 在本分區發新帖 曾訪分區
重要提示:為免用戶蒙受損失及為公平起見, 一律嚴禁透露商戶或裝修師傅資料, 違者會被警告, 嚴重者將被禁言甚至禁訪本討論區, 敬請合作。 (詳情) (用戶守則)
抱歉! 你無權回帖。
如果你已建立帳戶但未登入, 請按此登入
你未建立帳戶? 請按此建立帳戶。(完全免費)
建立帳戶後請按此重載本頁

公屋申請速報系統 X
分區表  登記 登錄 頁首 回帖 搜索 頁尾 在本分區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