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營房屋討論區
主頁 » 本港基建與民生 » 社會保障&關愛基金 » 【施政報告】
頁尾 帖尾 顯示所有留言 搜索某用戶之留言 回帖 在本分區發新帖 搜索本分區 搜索
含上傳圖片/文件之留言 只顯示含上傳圖片/文件之留言

【施政報告】
【12:56】政府稱會研究公共年金計劃的可行性,探討能否由公營機構營運終身年金計劃,協助長者將一筆過資產轉化成每月穩定的退休收入。
【12:55】政府建議將長者醫療券的受惠年齡由70歲降至65歲,預料約40萬名長者每年獲得2千元的私營基層醫療津貼。而「長者生活津貼」受惠人可免費使用公立醫院及診所服務,14萬名長者將因而受惠,亦會分別以免費或資助的形式將十三價肺炎球菌結合疫苗納入「政府防疫注射計劃」及「疫苗資助計劃」。下一個財政年度起,政府將向醫管局增撥每年20億元的經常性開支,以繼續加強長者和其他人士的醫療服務,包括慢性疾病管理等。
【12:53】梁振英又宣佈會取消提交家屬要為有否向長者提供經濟援助提交俗稱「衰仔紙」的聲明安排,而將領取長者綜援的合資格年齡由60 歲提高至65歲,但新政策實施前正領取綜援的60至64歲長者將不受影響。
【12:51】政府將改善「長者生活津貼」,包括由2月1日起調高資產上限,單身長者上限提高至329,000元、長者夫婦則是499,000元。另外,又會向資產不多於44,000元的單身長者,或資產不多於218,000元的長者夫婦提供每人每月3,435元的高額津貼,較現行津貼額高出約三分一。兩項措施首年將惠及約50 萬名長者。
u-01594-8  
揀樓次序: P058613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全民退保落空 自評「務實果敢」 長者津貼每月$3435
  • 最後一份的《施政報告》宣佈不論貧富的「全民退保」落空,而是「按經濟需要」為退休保障「埋單」。資產不多於144,000元的單身長者,可獲每月3,435元的退休津貼,同時放寬現行長者生活津貼的資產上限, 單身長者資產由22萬上調至32萬,兩項措施首年將惠及約50 萬名長者。另外政府亦提出修訂申領長者綜援的制度,子女或供養人毋須簽署俗稱「衰仔紙」的不供養聲明等等。施政報告自評一系列勞福措施是「務實和果敢的做法」。

全民退保改為高額援助的長者生活津貼, 資產不多於144,000元的單身長者,可獲每月3,435元的退休津貼,同時放寬長生津的資產上限,兩項措施首年將惠及約50 萬名長者。(陳焯煇攝)






全民退保落空,但很多通過資產審查的長者也笑逐顏開。例如67歲的清潔工林偉球,他說每月賺八千元,每餐只用約20元買餸,例如用10元買菜、5元買雞頭雞頸等。現時突然多出3,435元津貼,笑言:「可以買靚啲嘅餸,間唔中可以買田雞、叉燒食」,或會花錢看跌打。

林伯現有資產約10萬元,本已符合長者生活津貼的申請資格,理應可每月領取2,565元,但他卻沒有申請,「太多手續,唔想畀人審查,寧願自己努力啲做嘢」。他最希望政府能推行免審查的全民退休保障,讓每個長者都受惠,「個個長者有過貢獻,無理由我有津貼,其他人無,應該個個都有」。


清潔工林伯說,多出3,435元津貼,不用只吃五元的雞頭雞頸,笑言:「可以買靚啲嘅餸,間唔中可以買田雞、叉燒食」,或會花錢看跌打。(陳焯煇攝)

不過施政報告指出,如果政府不論貧富地向所有長者提供劃一的退休金額,只會分薄有需要長者可得到的支援,意味不會推全民退休保障。

優化長津為退保「找數」

政府只從兩方面優化「長者生活津貼」,一方面增加一層高額援助,向資產不多於144,000元的單身長者,或資產不多於218,000元的長者夫婦,提供每人每月3,435元的高額津貼,較現行津貼額高出約三分一,另一方面放寬現行津貼的資產上限,單身長者由今年2月1日生效的225,000元上調至329,000元,長者夫婦則由341,000元升至499,000元,兩項措施首年將惠及約50 萬名長者。

現時「長者生活津貼」惠及超過44萬名長者,約佔整體長者人口的37%,覆蓋率將增至47% 。連同綜援及不設經濟審查的「高齡津貼」和「傷殘津貼」,社會保障支柱在首年將覆蓋約91萬名或74%的長者。




施政報告,新增的社會保障加上現有的「長者生活津貼」,連同綜援及不設經濟審查的「高齡津貼」和「傷殘津貼」,首年將覆蓋約91萬名或74%的長者。(陳焯煇攝)

取消「衰仔紙」安排

在保留綜援以家庭為申請單位的規定下,政府會取消「衰仔紙」安排,即是與子女分開居住的長者,其親屬日後毋須就他們有否向長者提供經濟援助提交聲明。另將領取長者綜援的合資格年齡由60歲提高至65歲,但新政策實施前正領取綜援的60至64歲長者將不受影響。

梁振英表示,這次是政府在回歸後首次就退休保障組織系統性的全港討論,政府提出的一系列措施,改良現行的多支柱制度,特別是社會保障、強積金和公共服務3根支柱,是務實和果敢的做法,而未來10年涉及的額外政府經常開支平均每年超過90億元,另有一筆過開支60億元。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梁振英表示這次是政府在回歸後首次就退休保障組織系統性的全港討論,政府提出的一系列措施,特別是社會保障、強積金和公共服務3根支柱,自評是務實和果敢的做法。 (陳焯煇攝)本帖最後由 folee0001 於 2017-01-18 13:03:31 編輯
u-01594-8  
揀樓次序: P058613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11:06 17年1月18日 2017施政報告 - 退休保障及人口政策

u-01594-8  
揀樓次序: P058613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1查看名單


最好的一份施政報告……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長者綜援提高到 65 歲,即喺要工作到 65 歲?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最好的一份施政報告……
您旺旺 發表於 2017-01-18 13:58:20 原文
唔洗佢做,推比下家,点吹都得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抱歉! 你無權閱覽或下載此留言的上傳圖片或文件。
如果你已建立帳戶但未登入, 請按此登入
你未建立帳戶? 請按此建立帳戶。(完全免費)
建立帳戶後請按此重載本頁。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梁振英剛發表了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總結了上任以來的房屋政策:好大喜功,淘空庫房;只管搶地,分配不均;欺善怕惡,封閉獨裁。
梁振英一如以往,今次報告第(110)段中提及的土地發展是觀念問題」,當中的觀念是指「增加土地供應」,延續過去四年以「增加土地供應」、「生產土地」作為目標,但卻無分配土地及房屋資源的政策 —— 表面增加但普遍香港人卻無法享用。
【重私輕公 「篤數」增加單位】
過去四年,梁治下的土地及房屋發展,當中6成為私人發展項目。政府為了掩飾「重私樓、輕公營」的政策路線,過去一直強調「單位數目」而不提及公、私比例及地積比,一味「篤數」製造公營房屋發展的幻象。以最近財委會工務小組委員會正在審議的「大埔第9區」項目為例,政府在地積比例不變的情況下,增加該項目的公屋數目由原來的6,550個至8,020個,明顯為求增加單位數量不惜縮少單位面積,擺明「充大數」。
【基建禍港 耗盡庫房】
此外,梁振英雖然表明不求連任,但其政策之禍卻影響香港未來三、四十年的規劃發展。「東大嶼人工島」勢在必行,該發展不但超出未來人口估算,更會淘空庫房。未來,立法會之責就是盡力阻止有關項目的撥款,不能讓可預視的災難,成為香港的未來。
【釋放農地 復農無期】
農業發展方面,我們不能被報告第(120)段中蒙騙,以為梁振英有志復興農業,復耕1,000公頃農地。然而,現時荒棄農地達3,000多公頃,梁只復耕當中的三分之一,其餘農地將被用作房屋發展或其他開發,香港農業整全發展仍然無期。
【蒙騙市民 隱瞞土地資訊】
面對過去多年的不公義發展及規劃,政府仍無意改革城規制度和落實土地資訊透明化。民間多年主張的城規會、市建局改革仍然隻字不提,而政府仍未就公開土地、房屋資料成立「土地資料庫」,無法證實本港土地及房屋的確實數據。
【表面減碳 實際卸責】
報告第(132)段中提及未來減碳目標,但目標只針對碳強度是十分不足。我們需要的,是絕對值的碳排放,而香港須減少達50%才能達到「巴黎協定」的標準。因此,梁振英的「政策」只是門面功夫並無實際成效。本帖最後由 folee0001 於 2017-01-18 17:17:11 編輯
u-01594-8  
揀樓次序: P058613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期待發展東大嶼
家人:新4 G1377
自己:等居屋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歡樂香江幸運星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頁首 帖首 在本分區發新帖 曾訪分區
重要提示:為免用戶蒙受損失及為公平起見, 一律嚴禁透露商戶或裝修師傅資料, 違者會被警告, 嚴重者將被禁言甚至禁訪本討論區, 敬請合作。 (詳情) (用戶守則)
抱歉! 你無權回帖。
如果你已建立帳戶但未登入, 請按此登入
你未建立帳戶? 請按此建立帳戶。(完全免費)
建立帳戶後請按此重載本頁

公屋申請速報系統 X
分區表  登記 登錄 頁首 回帖 搜索 頁尾 在本分區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