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營房屋討論區
主頁 » 本港基建與民生 » 社會保障&關愛基金 » 逢星期二徒步6小時,只為了「吃垃圾」的老人家
頁尾 帖尾 顯示所有留言 搜索某用戶之留言 回帖 在本分區發新帖 搜索本分區 搜索 支持鍵盤翻頁

回應 #10 LingLingShum


為什麼這些東西叫做「火柴」?

|




圖片來源:Benson Tsang的facebook


撰文 : Benson Tsang

早兩天有朋友同我講:「唔同人看見同一件事,真的會看到不同的事。」

就像這一張相片,你看見甚麼?

肯定會有人見到好多「物質」,甚至聯想起「好多錢」。我大約計過,這兒真的「好多錢」,大約兩萬幾吧。如果人眼裡只有「錢」,無論再如何解釋這些仍是「錢」。

回正題,這些「火柴」其實是由很多很多互不相識的網絡朋友分享出來,認真地說,這完全唔應該在香港發生。

累積了大概兩個星期,按照一向做法,「火柴」盡量不留手太久,所以已經整理好並分成40份轉交給各區的「小信差」,將各有心人的「能量」散落社區。



坦白講,分成40份再分享去各個社區,這個數目又算是甚麼。

不厭其煩再解釋多一次,為什麼這些東西叫做「火柴」?在冰冷的社會,傻人就是「放火」去,「放火」就需要「火柴」,然後將這些「火柴」的「光、熱和愛」交到有需要的人手上,目的就是將「不被看見」的人「被看見」。

當然仍然會有人講極都在質疑:「明明你比嘢人,講乜鬼嘢平等啫.....」其實有一些人可能花一生之力都不明白「分享」的意義,因為社會只會教導大家「擁有太少」而不會告訴你「分享更多」。

但是,兒時在學校和同學一起吃一包薯片和朱古力,這就是「分享」; 從前在屋邨一煲糖水幾家人一人一碗,這也是「分享」,大家不會覺得自己「施捨」同學或者鄰居吧。



如果只是看見「物質轉移」就視為「不平等」而不明白「分享」心態的本質,似乎再說什麼有沒有用了。

說了大半天,再問多次:「這一張相片你到底看見什麼?」

請看看牆上的兩張相片:

左面一張叫「努力!向上?」

右面一張叫「繼續?向下!」

(請留意標點符號。)

去年由中環舊寫字樓搬走,差不多所有東西也是新的,唯獨是牆上這兩張相片一定要搬到新office,因為這是我人生轉向的分岔口。坦白說,我身邊的客人很多也非富則貴,過億身家是等閑事,工作就是幫人「洗錢」,花上幾百萬做一個裝修是普通不過事。

按照正常的生命軌跡,我應該親近有錢人努力搵錢,舒舒適適地過活,樓價飆升?物價高漲?通脹高企?我呢啲食地產這口飯的人,其實對我影響不大。那為什麼這幾年卻花咁多時間搞行動,東奔西跑、踎在街邊、走入大街小巷去搵「凹罐頭」?單單講處理40封信,都足足處理左我大半天時間。



可能我真係傻!你以為真係有得分咩!?唔通真係湊夠45like就會商機無限?

但是當你「看見」就不能在「視而不見」,在社區看見一個又一個近乎災難的故事,真的很憤怒。最後便決定將這份「憤怒」轉化為「愛的力量」用倍數的力量去回應「不公義」,就是驅使我繼續行動的動力。

「放火」去吧。

若"幫人"時懷有目的和期望有回報, 那是 Business 不是 Kindness
If you're helping someone and expecting something in return, you're doing business not kindness.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回應 #11 無飯煮婦


     放火
安達邨=兄弟邨?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回應 #1 folee0001

直情""火輪棍"""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頁首 帖首 在本分區發新帖 曾訪分區 支持鍵盤翻頁
重要提示:為免用戶蒙受損失及為公平起見, 一律嚴禁透露商戶或裝修師傅資料, 違者會被警告, 嚴重者將被禁言甚至禁訪本討論區, 敬請合作。 (詳情) (用戶守則)
抱歉! 你無權回帖。
如果你已建立帳戶但未登入, 請按此登入
你未建立帳戶? 請按此建立帳戶。(完全免費)
建立帳戶後請按此重載本頁

公屋申請速報系統 X
分區表  登記 登錄 頁首 回帖 搜索 頁尾 在本分區發新帖